【Yahoo論壇/翁履中】既然撤軍有理,拜登為何飽受質疑?

WASHINGTON, DC - AUGUST 25: U.S. President Joe Biden speaks during a meeting about cybersecurity in the East Room of the White House on August 25, 2021 in Washington, DC. Members of the Biden cabinet, national security team and leaders from the private sector attended the meeting about improving the nation's cybersecurity.  (Photo by 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作者為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全球拓展合作計畫負責人&政治系副教授

透過視訊參與國防部記者會,中央軍團指揮官麥肯錫上將宣布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正式畫下句點。美軍的離開,帶走了許多阿富汗人對美國援助的最後一絲希望;而留下的,是對美國的高度懷疑。

雖然美國總統拜登堅持撤軍正確,並且強調美國能在塔利班攻陷首都之後,短時間內就撤出超過十萬的平民,足以證明美國仍然強大;但拜登不願面對的問題,是拜登團隊既然從就任以來就宣稱對阿富汗情勢有所掌握,為何撤離計畫會是如此荒腔走板?美國到底是哪裡出了錯?

從4月分宣布撤軍之後,白宮其實立刻籌組了阿富汗撤軍行動工作小組,由資深外交官也是中東專家們所組成的團隊,被指派負責規畫美軍和盟友的撤離。可惜外交談判桌上的經驗,在實際的軍事行動中並不容易派上用場。

拜登指派的撤軍工作小組召集人,前駐科索沃大使傑考布森(Tracey Jacobson)雖然是能說七種語言的資深外交官,但外交體系出身的她,對於軍事安全的掌握度有限。而負責提供情報的美國中情局局長,同樣是拜登所倚重的外交好手伯恩斯(William Burns),雖然知道外交談判需要掌握哪些情報,但對如何指揮第一線情報工作似乎並不在行。

相較於共和黨的政治人物,民主黨更相信透過政治和外交手段可以解決各種紛爭。可惜理想和現實的落差實在太大,外交手段要有發揮的空間,必須是對手也願意在談判桌上較勁。

問題是不僅塔利班靠槍桿打下江山,美軍在撤退過程中遇到的,是比塔利班還要瘋狂的恐怖組織ISIS-K。這一群完全不打算談判,只想用恐怖攻擊來宣傳激進教義的「聖戰士」,豈是靠外交談判就可以搞定的對象?由外交系統的菁英主導撤離計畫,看似可行,但卻禁不起硬仗的考驗,給拜登帶來了今天難以收拾的後果。

拜登為何如此信任外交系統的幕僚?主要因為拜登長期專注外交事務,與外交人員建立了友好的關係。而在拜登上任之後,連續幾波的外交布局成功拉攏了民主盟國,看似重新讓美國回歸盟主地位。順風順水的發展,讓拜登對外交系統所給的建議更加充滿信心,也讓拜登團隊堅信,世界上沒有談不下來的局。

然而,美國軍方及情報體系的官員,在拜登上任之後多次提出建言,甚至是警告,他們認為拜登團隊太過依賴政治手段,忽略了硬實力仍是最有利的談判籌碼。在全世界因為阿富汗撤軍事件而開始懷疑拜登團隊的能力之前,年初一連串的駭客攻擊,造成美國國內能源供應大亂,以及政府電子郵件被入侵,其實就已經暴露了拜登政府在國安部門的掌控能力有所不足。

雖然拜登堅持決策正確,但外界的解讀,恐怕認為拜登只是想為白宮的外交菁英們保住顏面,擺脫失敗的責任。拜登所領導的美國政府,在阿富汗撤軍之後,恐怕必須要更認真思考未來美國的戰略方向。

如同前國務卿季辛吉在經濟學人的投書中警告,當前美國沒有清楚的戰略目標,面對國際危機且戰且走。兩黨的對立讓民主黨更強調綏靖政策的效果,把外交和談視為對外關係的唯一目標,而把軍事手段當成可有可無的途徑;反之,共和黨總想用軍事實力逼迫他國就範,而輕忽政治談判可以達成雙贏的可能性。

外交手段和軍事實力,本應是達成目標的左右手,卻因為政治兩極化,導致任何一黨上台,似乎都主動自廢一臂。因此,美國就算整體實力跟過去相差不大,但如今能發揮出來的威力,恐怕必須大打折扣。

撤軍阿富汗注定成為美國外交史上一個失敗的案例,不過,拜登團隊雖然出了狀況,卻也不是全然沒有機會在剩下的任期中扭轉形象。只是想要改變民意,就要看拜登是否能夠在政治手段和軍事行動中找到平衡了!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