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詹為元】我們有不打疫苗的權利嗎?

圖片來源:中央社(資料照)
圖片來源:中央社(資料照)

作者為前國民黨青年部副主任

本文並非鼓勵大家不要去打疫苗,而是呼籲政府應尊重部分人選擇的自由,以及放寬藥害救濟的認定標準,這樣也有助於增加疫苗的接種意願。

乍看這個標題,或許有人會疑惑,都已經在搶打第三劑了,怎麼會還有人沒打過疫苗,甚至是不想打疫苗?當整個政府都在宣傳打疫苗的好處,周遭大部分的人也都打過疫苗,還沒打疫苗者的確會被當成「異類」來看,而這樣的異類又有多少?

根據2月7日公布的數據,第一劑接種人次已達1914萬人。若以台灣目前近2350萬人來計算,仍有436萬人尚未施打任何疫苗。當然,這其中包含為數不少的兒童以及不良於行的長者,即便扣除之後仍有相當數量的成年人尚未施打任何一劑的疫苗。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對於疫苗不信任,認為新冠疫苗相較於其他疫苗來說過於倉促,對其安全性仍有質疑。

很不幸的,在台灣又有另一個數據更加深這群人的信念。截至目前為止,因為染疫新冠肺炎而病故的人數為851人,而「疑似」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導致死亡的人數卻高達1309人,不過染疫的母數與打疫苗的母數比例差異很大,因此不能完全用人數的絕對值來評斷。

至於為何用「疑似」呢?首先是因為這是指揮中心統計的用詞,另外根據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的統計,從2021年施打新冠疫苗開始到現在,申請藥害救濟審議的件數共有204件,審議確定相關的件數僅9件,換句話說真正確定不良事件反應與疫苗之間有因果關係的比率僅4.4%,有九成五以上的藥害通報都被視為與疫苗無關,這些人只能自己摸摸鼻子自認倒楣。

若搜尋臉書,因疫苗施打後不良反應而自主成立的自救社團就有「疫苗傷亡事件新聞匯報」與「COVID 19 疫苗資訊及副作用匯報區」等兩大社團,清一色都是親朋好友施打疫苗後不良反應的甘苦談,裡面盡是懊悔與悔恨。許多人都是乖乖地遵守政府施打疫苗的政策,雖然清楚疫苗有其副作用,但真正遇到嚴重不良反應後,卻發現政府與VICP在認定因果關係時極盡嚴格。

要知道,事情的成因往往不會只有一種,更遑論身體健康的危害也是諸多原因匯聚爆發,所以很難以單一的因果關係來確認是疫苗所致。然而,大部分案例的確是因為施打疫苗之後而造成身體狀態的改變,這叫他們的家人情何以堪?

也因為種種數據與事例,讓部分民眾為之卻步。但他們卻要面臨旁人異樣眼光,一副沒打疫苗就是病毒帶原者一般,又或者未來當疫苗護照國內化之後,相信會有許多場合禁止未施打過疫苗的民眾進入,某種程度限制了行動的自由。問題是,施打疫苗與否是用來降低重症率發生,並不代表打了疫苗之後就不會染疫,也不代表施打疫苗之後就不會有傳染力。而這群未施打疫苗的民眾,其實應該比施打過的民眾更擔心染疫,他們也是以自己的生命與健康進行一場賭注。

我們是一個民主國家,尊重民眾的選擇自由,疫苗施打與否應是民眾選擇的權利。私領域場所當然可以基於安全理由限制有施打疫苗的民眾才能進入,但政府所屬的公領域場所則不應該做出限制的行為。

最後仍要呼籲,目前主要的病毒是Omicron,根據英國實際的調查結果,施打三劑疫苗能有效降低重症率以及死亡率。是否施打疫苗就像天秤的兩端,都是得到與失去的選擇,但政府應該做的除了尊重不同差異的選擇之外,也應該對於施打新冠疫苗之後的藥害救濟,採取更為寬鬆且專案式的處理。至少讓民眾覺得有所安慰,感受政府的支持,而不是孤單無助地面對這突然的天崩地裂。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