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迷信教學評鑑指標 恐扼殺學生學習成效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讀者投書:何正信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韓愈說的,說的是有高尚人格、能誨人不倦、並可以與人釋疑的人都應尊稱為師;「大學應建立教師評鑑制度,對於教師之教學、研究、輔導及服務成效進行評鑑」,這是大學法說的,說的是能通過學生教導能力、格物窮理能力、以及服務社會能力評鑑的人都是很好的教師。看來古今皆然,教師,尤其是高教教師,理應是一份可以有很高成就感的行業。

可壞就壞在這個評鑑辦法上,因為私立高教學校正可堂而皇之拿來做所謂的淘汰機制,也就是用來篩選出最後3%績效不佳、所謂的不適任教師,備做裁員人選,為達此目的就鉅細靡遺的定義了許多容易量化的績效指標,結果是97%的教師陪著受罪、士氣大受打擊。其實一個學校的不適任教師是哪幾位,多數人心知肚明,校方明著是不敢處理,但多此一舉的結果卻是毀滅了多數人的人格尊嚴。

這篇文章讓我們先談談教學面向的問題(研究及服務面向容另文探討)。一般的教學評鑑指標至少會包含:教學大綱上網與否、上課教材上網與否、各種學生評量教師的成績、學生流失率、學生到課率等等。前面幾個因素都可透過電腦搜集,最後一個則不然,因為校方不相信教師所填的學生到課率,於是大動干戈,發動所有職員查堂,直接進入教室點名者有之,要求教師把學生出席狀況寫在黑板上者有之,肆無忌憚地破壞教師的學術自主權外,更完全無視於教學成效與到課率一點關係也沒有的事實,統的來說就是這些便宜行事的教學評鑑指標與學生的學習成效並不正相關。

鑒於私立科大包含了全國2/5的大學生,生源多數來自高職,學生特質最為特殊,因此,最容易拿來檢視這些教學評鑑指標的成效。讓我們先分析造就出私立科大學生特質的幾個因素。因素一、這些學生的求學過程本就是一連串的淘汰史、學習信心與人格已被大為扭曲;因素二、高職在升學主義的價值觀下,課程規劃根本就是一個亂字,幾乎放棄英/數/理等基礎學科,連實作也欠紮實;因素三、這些學生的家中經濟普遍較弱勢,因此,申請學貸、課餘打工的比率高得嚇人。這些因素互相影響,便間接造就了以下鮮明的學生特質:學科基礎不夠、學習時間不足、缺乏學習動機、幾無學習熱情、在學習上毫無成就感,有些甚至直接挑明是來混個學位的。想像一下,要讓這些學生在畢業前,能昂頭挺胸面對社會的挑戰,實在不是個簡單的任務,很顯然這個任務絕不能只靠教學評鑑那些指標就可達成,而是需依靠以下兩個重要因素:

一、校方確實的建立一個適合於這些學生學習的環境

二、教師的教學熱忱。

先說學校的作為部分。一般而言,學校如果不是營利單位,照講會將每年的盈餘回饋到學生學習環境的提升,以利於學習成效的提升。不幸的是,許多私校董事會卻是一毛不拔,只靠教育部獎補助款做為教學資源的更新,當我看到竟有科系全年的資本與經常門經費合計不到50萬元時,再怎麼說服,也不相信這個學校有誠意為學生建立最好的學習環境;又當了解到原來是校方先將獎補助款扣下五成作為統籌款,用在各系特色計畫(需額外申請)或重點系所(校方認定)時,才知道該系經費絕少,不是錢不夠,而是校方另有安排,或者是想透過特色計畫的申請,掌控各系的服從度。但是,正常經營理念應該是:在各系的經營經費已足以應付日常所需,也就是吃得飽後,才有資格談以統籌款方式做特色處理,來錦上添花,不是嗎?

再來說說教師的教學熱忱,其實這才是重中之重,甚至在設備老舊、環境惡劣、改善無期的情況下,教師這個因素仍有機會扳回一城,但有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學校要塑造一個讓教師肯拼命的環境,並給予最強的支援,這樣教師才能奉獻熱忱。其實,上述的學生特質,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快速的方法可把學生帶上來,只能靠教師的無私付出跟時間。讓我以我的經驗作個可行的例子,我是資訊工程領域的資深教師,責無旁貸需負責最基礎的建碁工程,也就是教學生寫程式。寫程式雖然不是資訊業的學問,卻是資訊業的工具,因此無從閃避。為了讓這些毫無學習信心的學生最終能在寫程式一事上具有成就感,我的基本想法是把時間度拉長,以一整年為學習單位,因此規劃一年級先學最基礎的程序式程式語言,培養通順的解題邏輯,二年級再學進階的物件導向語言,三年級則以設計手機程式做終結。

最辛苦的是一年級,為了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我的作法是讓他們知道寫下去就對了,不要擔心,有問題老師常相左右,會與他們一對一一起除錯;

為了讓學生重拾學習興趣,我的作法是,確保他們練習的每一個程式都可以正常執行,也就是讓他們可以享受自己完成作品的喜悅;

為了補足學生的英文基礎,我會以程式語言的保留字及常用程式庫函式名字(都是英文),作為英文專業單字,每週帶著他們唸、要求他們手寫數遍、下週並隨堂測驗;

為了補足學生因為打工致學習時間不夠的問題,我不訂定固定的課輔時間,有任何問題的學生隨時可以用Line跟老師約時間,到研究室做課後輔導;

為了讓學生不致因打工體力不濟無法專心的問題,我容許他們上課時在我的允許下趴下睡覺一段時間;

為了維持學生的專心度,我只要求在我講觀念的一小段時間內無聲,一進入寫程式時間,就容許他們交談或討論;

為了讓學生有成就感,學年終了前,會要求他們以2-3人為一組的方式做學期專題,並向所有同學報告專題成果。

二年級、三年級的教法類似,只是程度變深了,因此,會有更多學生需要額外課輔,但也發現另有學生想來學習更深的部分,這時就得再加課輔時間,甚至成立單獨的特訓班。

這樣經過了三年的磨練,當某個校外評鑑委員,不能免俗地問約談同學,有哪些人可以寫程式後,很驚訝的告訴我,學生竟然都敢大聲說可以時,我才知道終於把他們帶上來了。不過這些努力,沒有一樣是可以從教學評鑑指標上呈示出來的,但這不正是教學部分最應重視的學習成效嗎?

上面說過,教師的熱忱最重要,但需要學校的全心信任與全力支持,可嘆學校往往關在象牙塔上思考,做出一些自以為可以提升學習成效,卻大為扼殺教師熱忱、尊嚴與成就感的作法。例如上述的派員查堂,只為了美化到課率,卻讓教師有被當賊的感覺;學生當得較多時,教師就被約談喝咖啡,因為怕學生流失;學生上課鬧成一團,教師要求上課秩序被嗆時,校方也不敢介入處理,還教師一份尊嚴等等,日積月累,教師的熱忱、尊嚴、向心力都被謀殺殆盡了,於是只能透過完成教學評鑑上的指標來贏得點數,免於落到不適任教師的地步,至於實際的學習成效,好像要管也使不上力了,哀哉!曾聽過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退休的教師,問他為什麼學期一結束,就不再回校,他的答覆蘊含的嚴重挫折感很值得大家深思,他說:我一分鐘都不想再多待在這裡。

私立高教的教師常說,「教師最小,意思是權力最小,因為校長是董事會選的,學生是顧客,是我要服務的,教職員工是校長的執行團隊,是來管我的」,如果這是私立高教教師被普遍強迫接受的現實,顯然私立高教教師在人格與尊嚴上都受了相當大的糟蹋與扭曲。從教學評鑑這事上,我們擔心的是:一味迷信教學評鑑指標,尤其是那些便宜行事的指標,不只提升不了學生學習成效,還會讓教師綁手綁腳,如果校方又不能給予教師實質的信任與支持時,教師心灰意冷之餘,哪還能談什麼專心付出,還能談甚麼成就感?如果這是私立高教教師的普遍心態,我們還能冀望他們教育出社會棟梁嗎?

★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當大企業紛紛更名「中國台灣」,你擔心嗎?
月薪4萬禁面議 洗刷低薪國恥第一步
麥當勞、漢堡王…外商為何不考慮就撤出台灣?
「擁煤救電」或「抱薪救火」!?
「share」念成「shit」 被當精神疾病治療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

【Yahoo論壇】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