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侍建宇】昨日香港、今日倫敦 – 一帶一路上的超級聯繫人

作者為台灣中亞學會秘書長

照片來源:中央社
照片來源:中央社

擔任超級聯繫人的要件是:中國做不到的,香港能做到,在中國大陸與境外世界進行兩面協調。問題是,香港現在還有可能扮演這樣的角色嗎?

香港前任特首梁振英在2017年5月北京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特別印送數千本說帖,推銷香港可以做為「超級聯繫人」。

不可否認,香港過去幾十年產業發展都與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進程相關。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使得香港的產業從航運、製造業,轉型到後來的金融服務業;香港當時作為吸引外資進入中國的超級連繫人,當之無愧。

●香港可以做一帶一路「超級聯繫人」?

但是,現在中國推出一帶一路的西向開拓計畫,其中業務還有甚麼中國沿海城市做不到,一定非要香港代勞呢?

儘管香港政府羅列出一堆可以「超級連繫」的業務,像是經貿、金融、國際物流交通、創新科技與人才交流,其實這些業務現在都可以被中國很多沿海城市所取代。

香港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擔任召集人,早在2016年9月就提出一份名為《香港成為國際法律樞紐-把握一帶一路機遇》的研究報告,提出利用現有的法治實踐、眾多法律人才的優勢,將香港發展成國際仲裁樞紐。透過各種商業爭議上的仲裁服務,還可以鞏固香港原有的法治制度基礎。

簡單來講,香港在一帶一路上對中國的不可替代性,就是可以銜接中國境內、外,有效率的處理法律實務。如果要扮演中間人,香港就要轉型成「法律仲裁港」

一帶一路上沿線的國家,幾乎沒有不想從中獲利的,其中最為甚者,可能就是英國。

●倫敦更能扮演好一帶一路聯繫人角色

香港能做到的,倫敦都可以,而且可以做得更好、更專業,更重要的是:倫敦官方與商界非常有意願扮演這個超級代理人或連繫人的角色。

幾年前,倫敦一直覬覦中國人民幣國際化的業務。在馬英九總統執政時的台灣,尤其在2013年,兩岸簽署服貿協議後,倫敦就非常希望經由台北,取得相關金融業務

一時倫敦金融圈人士密集往訪台北相關政府部門、智庫、銀行,甚至寄望兩岸關係進一步的轉變,從中取利,直到太陽花學運爆發,立法院無法通過正式啟動服貿協議而告終。

英國政府多次不停地宣稱自己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西方的「天然夥伴」。背後的邏輯就是:中國出錢、英國出人,然後一起落實整個計畫,在各個方面展開合作,有好處大家一起分用。

英國財政大臣明說「我們倫敦有技術、有能力把各種基建項目弄得非常有吸引力,推銷給願意投資的一方」。

當然在商業過程中一定會產生爭執,倫敦也有專業商事法律人才可以應對。更重要的是,倫敦完全可以掌握西方政經制度思考方式,知道怎麼扮演中間人,成為中國一帶一路的超級推銷員。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主攻中國政治的教授Kerry Brown就指出「退出歐盟可以說是英國當前最錯誤的外交政策,可是全面擁抱中國,卻可能是目前英國最好的選擇」。

●假如大清帝國贏得鴉片戰爭的話…

美國史丹佛大學歷史講座教授Ian Morris在2010年出版一本名為Why the West Rules – for Now(中文譯名:西方憑甚麼),作者不認為中國在過去兩百年積弱不振是大清皇朝末年衰落的表現,從大歷史的角度看,他認為這是長時間機遇與回應過程中,社會發展累積的後果。

書中指出四個指標,也就是資源取得、組織能力/城市化、戰爭力、資訊運用力,用來衡量社會發展前進的狀況。東方在公元六世紀超越西方,一直到十八世紀再次又被西方追過。

我無法想像Morris教授將如何衡度現在的東西方發展態勢,但是,該書開頭部分提供了一個顛覆歷史的假想;假如滿清贏得鴉片戰爭,是怎麼一個光景?

幻想著大清帝國贏得鴉片戰爭,1848年戰艦駛入泰唔士河,維多利亞女王作為戰敗國政權代表,在倫敦碼頭恭迎天朝使臣耆英。而這個假想似乎埋藏著某些暗示…..

2017年12月中旬媒體匹露,英國前首相卡麥隆真得成為一帶一路的超級推銷員,將領銜一個十億美元的基金,被中國雇用。香港在這個過程中,似乎還沒有機會扮演什麼積極的角色。

___________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