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劉宜君】新年新氣象 期許「天地人三氣」接好接滿的蘇內閣

作者為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兼主任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兩岸有沒有「一家親」?不論兩岸的官員或民眾都難形成共識。但是「接地氣」這詞似乎成為兩岸政治人物的共識。2016年2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聽取新華社記者報告採訪見聞後,鼓勵「大家要『接地氣』,多採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聞報道」;在具體行動上,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到農村視察時,幾位洗衣的村民表示有了便民洗衣池,汙水集中處理,非常環保。

當下習總書記接過洗衣用的棒槌,俯下身試著捶打了幾下衣服,媒體報導「這些親民舉動,太『接地氣』了!」。天下英雄所見略同,蘇內閣一月上任後強調會帶領團隊「捲起袖子、接上地氣」。甚至媒體指出,蘇院長與蔡總統兩人針對近期情勢交換意見,並且共進「接地氣」午餐(如果有一家餐廳能開發「接地氣」餐點,不論是「吃了餐,能接地氣」或是「接地氣,才會去吃」,政治人物可能趨之若鶩)。也因此,蘇院長上任後的關鍵字就是「接地氣」,外從太空政策、內到豬瘟防疫,凡事貼臉書。而當林佳龍部長立即調職酒後耍官威的澎管處長時,蘇揆也讚「接地氣」(「依規行政」、「領導統御」也是接地氣?)。

姑且不談政治人物是否因為跟接地線一樣,怕被電到,而接了地氣,就不會被選民電到。如果考證地氣的歷史,《說文解字》:「地氣發,天不應曰霚,從雨。」地氣是古時候稱的地表蒸發的水氣。中醫說法是天為陽氣,地為陰氣,接地氣讓人體內的陰陽保持平衡,生命旺盛。風水師也說,看屋宅的地氣、門氣是否旺盛,兩氣皆旺稱為上吉之宅。甚至連影劇界都流行要接地氣,例如到大陸發展的香港導演常聽到的批評是「太港式,不接地氣」。

在政治上,翻開「接地氣演進史」,從蔣經國院長的下鄉、蘇南成市長的「馬上辦中心」、宋楚瑜省長的「319鄉鎮走透透」、馬英九總統的Long Stay、柯文哲的直白談話、高雄市長韓國瑜的順口溜,甚至前法務部長邱太三自稱為「接地氣部長」,以至於政治人物瘋貼臉書、直播,比網路聲量,搶當「政治版理科太太(或先生)」。「地氣」被政治人物一窩蜂搶著「接好接滿」,也難怪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直言「溝通交給名嘴網紅,是政治人物失職」。也因此地氣接太多,如人體的陰陽不調和,濕氣過重可能變成霉氣?

政治人物高票當選,「回應民意訴求」是不負所托,將原本貼近民眾、溝通民意的作為稱為「接地氣」,或是「附庸風雅」意味濃。施政除了貼近民意,因為掌握權力與資源,更需要有前瞻眼光與願景,替人民眾想到十年或是二十年後可能發生的問題,及早規劃與因應。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天地人三氣要能合一。

就「接天氣」而言,是規劃與實施政策的時機,例如機車加裝ABS的時機,或是提早規劃因應高等教育的「117大限」,或是當韓國已成為東亞第三個擠進 3 萬美元俱樂部的國家,人均 GDP 達到 30,418 美元,台灣如何「坐四」?

至於人氣用於在某一時期的人、事、物受歡迎與知名度正向的流行指標,「接人氣」是指施政當下獲得民眾的支持或高的滿意度,例如「擴大國旅暖冬遊」方案、嚴加取締酒醉駕車、積極保護弱勢兒童等。天氣、地氣或人氣主要用在規劃政策的思考方向、環境與時機,但政策執行尤其需要充分資源、權責分明、妥當的政策手段、政策宣傳與分工合作。

我們一方面稱許蘇內閣一上任立即展現「老當益壯」的衝勁;另一方面,呼籲政策如同人體需要陰陽調和,除了接地氣外,更需要前瞻眼光與思維,甚至他國標竿學習,期許蘇內閣接好接滿天地人三氣,展現新氣象,為民眾謀福。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