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包淳亮】美國真正的戰略只是一個希望 又有新例證

作者為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

圖片來源:中廣新聞網
圖片來源:中廣新聞網

新美國安全中心的執行副董、且曾任美國前副總統拜登國安顧問的拉特納(Ely Ratner),11月17日在《外交事務》發表〈與中國不會有大交易〉,在長篇闡述了歐巴馬政府是如何給予中國「幡然悔悟」、「痛改前非」的機會後,指出「直到有一天,中國的勢頭停滯不前,習近平或其繼任者不再相信他的國家正在走向地區主導的道路上,與北京達成協議的那一天才會到來。到那時,川普即將與習近平的會面早已被遺忘。」抱持他這樣想法的人在華府頗為不少,我甚至要把這個拜登副總統的國安顧問,和為彭斯之前說出的那個被視為是「新冷戰宣言」的操刀者混為一談了。

不過,與拉特納的觀點不同,據《聯合新聞網》的介紹,《彭博》專欄作家舒曼(Michael Schuman)指出,11月底「川習會」能夠使美─中貿易爭議獲得突破性協議的機率正在減退,因為「無論美國對多少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習近平都不會乞和」。不過他倒是不像拉特納那樣對美國的「善意」與實力自信滿滿,反而指出「現在關鍵問題已經不是習近平能堅持多久,而是川普還能多久。習近平原本可以跟川普做更好的合作,但現在貿易戰已經愈滾愈大,雙方都騎虎難下。習近平面對一位受傷不輕、反覆無常且支持度偏低的美國總統,他絕不會犧牲自己對中國前途的使命感;因此只有當川普對現實幡然醒悟,這場貿易戰才可能結束。」

一個說只有等中國領導人醒悟,貿易戰才會結束;另一個相反,說得等美國領導人醒悟。不管是誰醒悟了,結果在阿根廷的G20會議上,美中兩國領導人突然就讓貿易戰休兵了。

雖然美國之後很可能還有反覆,但是美國會選擇休兵的原因也並不太奇怪。11月25日《紐約時報》的〈通往對抗之路〉一文中,作者Mark Landler就引述前歐巴馬政府顧問巴德爾(Jeffrey Bader)說的說法:「美國人需要明白,如果我們走上與中國脫離接觸的道路,展開無所顧忌的對抗,那將不會是同蘇聯冷戰的重演」,「和我們一樣,世界其他國家與中國也是深深纏繞在一起的」,因此,即使是像美國一樣警惕中國的國家,「這一次也不會用經濟聯繫冒險,或是參與西方發起的不合常理的鬥爭,對中國豎起『竹幕』」,因此「我們只能靠自己。」

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中,95歲的季辛吉也對川普總統的前首席策略師班農(Stephen K. Bannon)提出了不同意見,指出美國和中國都能「造成不可想像的破壞」,因此有責任為世界找到「部分合作」的道路。季辛吉說:「我們必須朝這個方向努力」。而他對班農以鬥爭求取美國勝利的期望,則表示「我無法保證最終結果會是這樣。」

在艾利森(Graham Allison)的《注定一戰》(中文版第300頁)更直接闡明,「指導華盛頓今日中國議程的……是宏大的、具有政治吸引力的願望,以及由此列出的各種各樣的行動。而其中的每一種情況所期待達成的目標,都會被一個嚴肅的戰略家判斷為是在美國可以合理承擔的範圍內所無法達到的。因此目前的那些努力,都必將失敗。」

艾利森還接著說,「在中國看來,美國的政策主要是尋求堅守現狀,堅守這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的美國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華盛頓一再正確地提醒中國,這個現狀使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經歷了最長的和平和最大的經濟成長。但是,當潛在的經濟力量平衡在大幅向中國傾斜,這種現狀就無法持續下去。因此,美國真正的戰略就只是一個希望。」而且是一個「必將失敗」的希望。

拉特納的文章,再次彰顯了一個學者,會如何用希望替代務實可行的戰略。還是看看為何〈美國軍方對中國抱持審慎理性的態度〉,瞭解一下現實的基礎比較好。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