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包淳亮】西方《注定一戰》的對象可能不是中國 而是伊斯蘭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作者為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

《紐約時報》2017年「值得關注的書籍」的一百本書中,唯一一本與東亞局勢、與中國、台灣前途相關的著作,是艾利森(Graham Allison)的《注定一戰》。該書唯一的中文版本,據說下個月就要在台灣發行了。

從該書的謝辭,讀者可以管窺作者的厚重人脈。他幾乎與每一位還活著的美國國防部長、中央情報局局長共事過;幾乎每一位美國核心圈的戰略情報專家、中國研究學者,也都多少與他有一些交集。這是因為,他不僅在雷根政府時期擔任過助理國防部長,且長期擔任美國國防部顧問,他更是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創院院長,在哈佛大學任教已達五十年之久,故交與學生遍佈美國國防部、財政部、中央情報局高層。

讀者搜尋該書內容與謝辭中的名字,會看到一個又一個美中兩國的達官顯要,例如曾與他在哈佛長談的「學生」劉鶴(習近平說「他對我非常重要」),另一個與他在辦公室長談的「學生」彼得拉烏斯(中情局局長)。此外還有一堆副國務卿、財政部副部長、中央情報局副局長、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等等。艾利森的戰略判斷非常具有主流代表性,絕對不容人們小覷。

而他的判斷,其實與澳大利亞的懷特(Hugh White)相似。懷特在2012年出版的《中國抉擇》(The China Choice: Why We Should Share Power)一書中指出,倘若美國堅持其在東亞的優勢地位,最終可能將引爆與中國的戰爭,並有導致核衝突的危險,因此力促美國與中國分享在西太平洋的權威。

後來英國《金融時報》的國際版主筆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他2016年出版的《東方化:亞洲世紀的戰爭與和平》(Easternisation: War and Peace in Asian Century)裡提到,由於懷特強烈批評美國的「轉向亞洲」政策,使得他的舊識、歐巴馬政府「轉向亞洲」政策的實際操盤手坎貝爾(Kurt Campbell),產生「深刻的背叛」之感。

因為中國的崛起而最感到威脅的,大概就是美國的軍情界。他們對兩國地位的轉換可能,有一種深刻的「憎惡」之感,而這種情緒既可能是兩國跌入艾利森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的心理因素,但或許也使得中國成為那頭「房中的大象」,以致於如前所述,《紐約時報》在2017年選書一百本,只有一本與中國相關。

美國主流社會不願為中國崛起多費唇舌,有些閉目塞聽,使艾利森似乎不得不歌頌「冷戰」這個選項,因為至少這至少比起因誤判導致熱戰好得多。他在2018年6月27日發表於《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的〈甘迺迪會怎樣應對快速崛起的中國〉(How JFK Would Have Confronted a Rapidly Rising China)一文,似乎暗示了冷戰的合理性。

但與其說冷戰是他的政策首選,不如說是因為他觀察到美國菁英層的「脫離現實」,因此以此「底線策略」,提醒讀者正視形勢的演變。因為冷戰時期的兩超關係不在於「戰」,而在於平等的「連體嬰」關係,這是他在《注定一戰》一書第九章,所多次強調的一個重點。

承認中國與美國的平等地位,正視中國甚至很有可能在可預見的未來遠遠超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才是艾利森所強調的「戰略的出發點」。因此該書第九章與第十章指出,美國的合理選擇最重要的其實就是「不能一戰」,並且最好能選擇「調適」、或者談判「長和平」,而非採取對抗性的政策。因為「野蠻粗暴」的「結構的現實」,已經容不得美國以自己的單方面意圖塑造兩大國的關係。

另一個事實是,艾利森發表在《國家利益》的大多數文章,也如同《紐約時報》的年度選書,更多的將焦點放在中東與俄羅斯。西方作為一個整體,面對的「迫近」挑戰並非來自遙遠的中國,而是來自伊斯蘭世界與俄國。因此如同英國在二十世紀初選擇了與美國為友,今日的美國乃至於西方,也更有可能最終將防禦的焦點放在「緊鄰」的那個千年來與「西方」不斷對抗的伊斯蘭「東方」,而不是彷彿處在另一個世界的中國。這一點在川普上台一年半以後的現在,已經變得愈發明顯;禁穆令、廢棄伊朗核協議,都標明了美國的戰略「轉向」。

雖然中國或許是一個「威脅」,但是美國社會迄今並未因之真正的不安,因為中美之間只是利益分配的問題,不是存亡之爭。《注定一戰》只是菁英層的憂慮,是長遠的、抽象的可能。艾利森在《注定一戰》的結論中問道:「維護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首要地位,真的是至關重要的國家利益嗎?美國人會『背起任何負擔』,以阻止中國奪取南海的島嶼,甚至收回台灣?」他對這些問題的答案,在通讀本書之後,答案都是躍然而出的否定詞!

★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斷交之後,留學生全被中國「打包帶走」?
看到蔣月惠 才知道權貴長這樣
關於跳槽,你該思考的五個層面
他是績效最好的員工,帶的團隊成績卻一般般
想出頭,千萬別一直跟「比自己差」的人為伍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