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吳宜蓁】婆媳之間 誰才是自己人?

作者為諮商心理師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岳如跟另一半交往十年了,交往後期岳如時常到先生家作客串門子,一邊跟未來的家庭培養感情。當時還沒結婚的時候,婆婆是不讓她在廚房裡幫忙煮飯洗碗的,小叔、小姑對自己也非常客氣與親切,讓岳如有一家人的感覺。於是在先生求婚時,岳如不只認為這個男人待自己很好,公婆家整體感覺也很親切,安心地答應與先生共組家庭。

但在結婚後,她開始感覺到各種的不平與委屈,雖然婚前不讓進廚房,婚後她卻變成大媳婦,要負責所有一家老小的三餐,卻只有她一個人在廚房裡忙進忙出,公婆與小叔小姑卻只待在客廳裡看電視,聽著客廳傳來陣陣的笑聲,岳如內心卻感覺有一點孤單與淒苦,明明已經在婚前就仔細觀察過婆家了,為什麼嫁進來後,完全是兩樣情……

步入婚姻前,如何搞定「婆媳關係」往往是許多人步入婚姻前後最常思量的事情之一。隨便在網路上搜尋「婆媳關係」,便會有許多對婆婆或是媳婦的提醒文,不論是該如何對待自己的婆婆,或是要當一個怎麼樣的婆婆等等教戰手冊或心法,無不是讓女人在這微妙的婆媳關係裡面可以不為難女人。

在進入婚姻之後,身為女性的我們,面臨最大的轉變就是角色變化。經過一連串禮俗的婚禮之後,在在提醒著我們是「潑出去的水」,雖然隨著時代的進步,女性意識愈來愈抬頭,我們可以選擇成為溫柔似水的女性,拒絕再當可被潑灑的家庭物品。但即便如此,只要家庭當中的公公/婆婆、媳婦、媳婦原生家庭中的爸媽、甚或是先生,只要有一個人對婆媳關係與另一方的想法概念有落差,便可能有許多的摩擦。

  • 兩代間的價值衝突難以避免

在我自己的生活當中,看著步入婚姻的的女性長輩或是自己的姊妹們,即便感情再好,多少都碰見些許婆媳關係的困境,就如同我們與自己的家人,偶爾也會有意見不同與衝突之處。然而,難就難在婆媳關係看似母女,但這樣的關係卻起於「一個男人」才成立,這個人便是婆婆的兒子、媳婦的丈夫。在這段關係裡,不只單純面對著婆婆與媳婦兩個人,互動時,這個「男人」往往會影響著彼此要如何對待著對方。

雖然看著這些身處新時代的女性,開始突破過去的嫁娶概念,不再試圖將婆媳關係當作母女關係來經營,然而在現代的婚姻中,女人的苦與怨,往往是因承受許多來自家族的壓力,常被要求做許多的配合與適應,不論是傳宗接代、處理家務上、或許多的習俗上,女性往往還是會被投以較多的期待與責任。

光是過年這個傳統節日,就看得出即使身處現代,觀念也逐漸改變,有許多媳婦開始想要「回家過年」,但這條回家之路,不只是媳婦一人覺得可以就好,不論是丈夫與其爸媽(或是爺爺奶奶)、媳婦的爸媽都影響著如何走這條路。我也曾看過有些朋友的丈夫的家庭雖支持媳婦回家過年,但父母卻覺得女兒已是「別人家的人」而拒絕女兒回家過年。可見許多的傳統習俗與觀念,仍然影響著我們。

  • 婆婆的難—想把妳當自己人,卻不知該如何對妳

有許多的婆婆不若以往抱持的傳統觀念, 開始認知到的確媳婦不是自己的女兒,也不再認為媳婦就該理當負責家裡所有的家務,就現代的眼光來說,會被認為是一位「開明」的婆婆。

然而一位開明的婆婆,也會面臨內心的掙扎。有時好心邀請媳婦一起做家事,卻被認為是大小眼,只要求媳婦;但若讓媳婦可以什麼都不用做,媳婦又覺得被孤立,到底怎麼才能讓媳婦感覺自己被接納?

有時候,婆婆的為難不在於不想努力與媳婦經營好關係,就算不用形同母女,也想表達對對方的接納。但若雙方缺乏交流,婆婆與媳婦無法將彼此的心意傳達給對方,也容易形成誤會,難以知道彼此的真心。

  • 媳婦的難—我有被當成自己人嗎?

當媳婦有著「嫁進夫家」的想法時,便容易感覺自己是孤單一人進到一個新的家庭當中。獨自面對著陌生的家庭關係、新的家庭生活,媳婦努力著想要「被接納」或「被喜歡」,為了讓自己不要一直感覺到孤單與陌生,而想盡快融入這一個不熟悉的團體裡面。

但人們有時候很不相信自己的感覺,會不斷用各種的方式來確認自己是否被婆婆與夫家人接納。除了會觀察婆婆對待小姑的方式以及對待自己的方式是否相同,來確定自己是否「平等」以及是否「被接納」。

但這樣的比較,卻也無形中加深許多婆媳之間的誤會,女兒跟媳婦的角色,本來就無法也無從比較。母女之間的關係與感情,回想自己與母親的關係便可得知,我們一方面認同母親的角色,另一方面又會想要活出與母親不同的樣貌與獨特。母女關係,除了血緣,還有長期以來的相處、彼此的默契以及對自我的價值認定與未來生命的追求。而婆媳關係的本身,是因為「丈夫」的存在而成立,沒有太多的共同經驗,有的只是如何共處的藝術,且更仰賴的是彼此的尊重與信任。

讓我們回到自己的感覺本身,獨立看待彼此的關係,免去比較帶來的不平與失落感,以免我們無法真實感受彼此的關係。

  • 不管是婆是媳,彼此都該擁有空間

很多時候,當換了一個環境,會讓人很想「重來」。不論是國小、國中、高中、大學階段,可能對於交友、師生關係、課業等狀態的不滿足,便會想藉由時空環境的轉換,再一次經營與重建,重建幫助我們相信自己還可以做些什麼,也不會花太多的力氣再去收拾過去的殘局,因此對很多人來說,換一個環境重新開始,可以再一次重新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也看過許多的人,過去與母親的關係既糾葛又複雜,在結婚後,便想在婚姻當中重新建立新的「母女關係」,想要重新再來一次,確定自己是可以與母親擁有好的關係的,想要再次獲得關愛。

然而,母女關係畢竟與婆媳關係大不相同,我們期待從婆婆的身上獲得如母親的關愛與認同,也會遺忘母女之間的情感糾結,不只是因為需要母親的認同,也是因為自己渴望獲得關愛與平等。婆媳若能夠親同母女當然是件好事,但若無法,也不完全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或婆婆不夠好。也需要體認到,婆婆是因結婚而擁有的家人,彼此的情感若能在尊重的前提下,面對對方的不足與意見不同時,適時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是盡量找出彼此都可接受的方式,讓彼此皆擁有空間。

  • 不只是兩個女人的事,也是丈夫的事

很多媳婦都認為,在與婆婆的關係裡面,先生是重要的緩衝劑與協調者。研究確實指出,若丈夫覺得婆媳問題就只是兩個女人的戰爭,認為時間自然能解決問題,然後避而遠之,往往婆媳之間的關係也不太好。

先生的角色,往往是處理婆媳問題的關鍵,不論是態度、處理衝突的方式、處理的時間點,都影響著婆媳之間的關係狀況。丈夫不只是當中間者或調停者,而是看清楚婆婆與妻子若站在對立的兩端,勢必會感受到雙方不停的在說服自己投向她們的陣營,人多勢眾之外還能證明自己是受到支持的、是對的!

然而,先生若能讓婆媳雙方都感受到支持,並進一步將雙方都納向同一陣營,婆媳就不是對立的兩端,而是彼此需要合作的對象。當然這過程並不容易,要聆聽彼此的苦與怨,也要聽懂彼此的擔心與需要,讓雙方知道我們不是為了對抗彼此或想讓對方受傷而存在,而是想要互重互信的前提下相處,才不會最後協調不成,卻落得兩邊都不是人的困境裡。

內文摘自《你,其實很好:學會重新愛自己》

作者:吳宜蓁

出版社:四塊玉文創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