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單厚之】六年級生真心話:別說老人不給機會 是年輕人扛不起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最近遠見雜誌做了一個專題《八年級生的真情告白:台灣企業沒人要我啦!》在網路上傳得很廣。

這篇文章,有沒有採訪到一個很特別、有感的人?還是文筆特別好?我個人是覺得沒到那個程度。但能夠打動這麼多人的心、廣為流傳,顯然是反映了一些人的心聲、一些社會的問題。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同樣的一篇文章,在不同年齡層眼裡,看到不同的重點。年輕人看到的老人家占走所有位置、機會,把房價炒高,讓年輕人無法翻身。老人家看到的是,留在台灣,絕對不會有這麼大的薪水漲幅。年輕人想要的,這片土地永遠也給不起!如果繼續猶豫,就會輸其他人更多!

去年底,行政院長賴清德呼籲工商業響應加薪、提高起薪。結果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卻回說,此舉有違自由市場機制,「若台灣薪水低的話,去大陸、甚至美國,也可以啊」。張忠謀還說,「假如一個自由市場,是不太景氣的話,人的流動率本來就是會增加的」。

台灣不景氣,要高薪要往國外走。張忠謀的話已經講這麼明白了,還是有一堆年輕人聽不懂。

年輕人覺得老人家總是霸著位置不放,但老人家也其實也沒位置可放手。「有錢人怕死了錢還花不完,窮人怕錢花完了還沒死」,多數的五、六年級生,都夾在這兩者之間。距離兩腿一伸,怎麼算也至少還有個2、30年,不管你想不想做,不管待遇、景氣好不好,都得咬著這根雞肋,繼續撐下去。

年輕一代,覺得台灣有自由、有民主、很進步,值得驕傲。曾經活在「四小龍」年代的五、六年級生,經歷過經濟起飛、「台灣錢,淹目眉」的榮景,完全無法理解年輕人是哪來這麼大的自信?

在竹科極盛的時代,一次過年配發的紅利,台灣就會多成千上萬的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十幾、二十年過去了,台灣有什麼新的、有世界競爭力的、老人家做不來的產業嗎?有什麼年輕人一定能比老人家做得更好的職位、職缺嗎?視網膜很快就要到華視去播新聞,你覺得收視率會比以往的LKK們更好嗎?

很多年輕人以為問題的癥結,是老人家佔著茅坑不拉屎,搶了他們的機會,但真的是這樣嗎?老人家做的工作,年輕人真的都準備好了?同樣的事情,年輕人真有把握作得比老人家好?

談點更現實、更有網路世代特色的。要開uber,總得有台車吧?老人工作比你久、存款比你多,他的車可能是自己雙B,你的是貸款的馬3,怎麼比、怎麼競爭?要做airB&B、開個小麵館,他的房子、店面是自己早年買的,你的是租的;他不用付租金,只要賺個吃飯錢,你要賺房租、成家生子。

你怨懟,老人家連開個小店、做個小營生都要跟你搶。但反過來說,他如果把店面租給財團,引進更專業的競爭者,你的日子恐怕還會更辛苦。

張忠謀想要告訴你的是,現在就是亂世,就是要有離家的準備。

逃難的時候,年輕力壯理論上是有優勢的。老人家逃不動了,只能得過且過。偏偏明明已經是亂世,還有年輕人以為是太平盛世;明明就該逃難了,還盯著老爸田裡有幾顆庄稼還沒收成,一心想著很快就能過上安穩的小日子。

1949年,留在大陸能逃沒逃的,都是這些人。

我已經過去的祖母,跟蔣經國一樣是民前8年生的。放不下老家的地,讓女兒、兒子跟著軍隊來了台灣。自己歷經千辛挺過了土改、文革,終於在民國70幾年到了台灣。當時共產黨給她的退休金,是一個月22塊人民幣。老人家最後供在了佛光山,這輩子再也沒有回過那片土地。

在關鍵的時刻一個決定,影響就是一輩子。如果老人家在民國38年做了不同的決定,她的人生、乃至我的人生,都會大不相同。

造化總是弄人。70年前,我們的父執輩,拋下了老家的田、田裡的庄稼,從大陸逃到台灣。70年之後,我們的子執輩,又要再次抉擇,要不要放下台灣的一切,逃到大陸找機會。

台灣這幾年很流行「世代正義」這個用詞。言下之意似乎是,老人家佔據了所有的機會、好處,讓年輕人沒有機會跟空間。但不同年代的人,各有不同的環境、條件跟包袱,根本沒有比較的基礎。

祖母那個年代的人,能找誰要「正義」去?現在的五、六年級,即便能把位子、房子、車子都給了七、八年級,也可不能創造一個經濟成長兩位數的年代,也不可能減緩大陸的發展,逆轉台灣被大陸逐漸超越的趨勢。年輕人如果找錯了對手,眼中只有這個島,看不到外面世界的變化,只會讓自己的處境更辛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