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宋文笛】蔡英文的戰略走向對美「一邊倒」

作者為澳洲國立大學國際關係博士候選人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兩岸外交戰方興未艾,美國參與力度也在日漸加強。蔡政府的兩岸政策,似乎也浮現了意志日漸堅定,從「戰略模糊」日漸轉向對美國「一邊倒」的痕跡。

一方面,美國參入兩岸外交戰的痕跡越深。蔡英文以及蘇嘉全於八月份陸續訪美,期間拉丁美洲友邦薩爾瓦多與台灣雙方斷交,算上上半年已經斷交的多明尼加和巴拿馬,台灣的邦交國剩下 17個。

  • 兩岸議題逐步和美國西半球霸權掛勾

美國行政部門的國務院為表關切,高調叫回了美國派駐薩爾瓦多、多明尼加、巴拿馬等三國的大使和公使回國,「以討論所駐國政府近來不再承認台灣政權的決定」 (“for consultations related to recent decisions to no longer recognize Taiwan”)。但是華盛頓也留了一手,此番乍看之下像是在大動作挺台,「召回」 (withdraw) 大使以表抗議,但實際上只是「叫回」大使等回國協商,開完會後還是會回去所駐國的。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並就薩爾瓦多事件發表聲明,云北京此番疑似干涉西半球國家的內政,構成了美國「嚴重的關切」 (“of grave concern”),重提了《台灣關係法》第二條談到兩岸衝突時的用語。

如此語言,意味著白宮不再把台灣的中美洲邦交國問題當作是台灣的問題,而是直接升級到美國在西半球後院自從 1823 年宣告「門羅主義」以來近兩百年的統制性,是否受到中國威脅的問題。

在美國立法部門,挺台派大將的美國參議員魯比歐 (Marco Rubio) 便在八月下旬的國會聽證會上表示,這是中美抗衡擴散到美國的西半球後院的先聲,並質問「要是俄國派駐長程轟炸機到尼加拉瓜或是委內瑞拉,我們該怎麼辦?」,並要求即將被派駐宏都拉斯的大使承諾「你到宏都拉斯之後需要第一時間要求宏國政府不要更動和台灣的關係。」

此外蘇嘉全訪美時曾經拜訪過的美國參議員賈德納 (Cory Gardner)

也和魯比歐等聯名提出《2018年國際保護及強化台灣邦交倡議法案》 (簡稱 TAIPEI Act),意圖探索設立法源來加強對行政權的監督,好有效嚇阻台灣剩餘的邦交國,不要再蠢蠢欲動。(雖然美國本身亦和台灣斷交接近四十載,如此大動作,多少難免遭受「嚴以待人、寬以律己」之譏。)

把視線從西半球轉向全球,兩岸的外交競逐也在日漸升溫。九月初,「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習近平宣布將再向非洲提供600億美元貸款及援助。台灣外交部有以待之,隨即公布其 2019年度「機密預算」,其中在「亞西及非洲地區」的預算增加逾倍 — 雖然台灣在該地區只剩下一個友邦,即史瓦帝尼 (舊名史瓦濟蘭)。

  • 台灣將兩岸關係正式定調為中美新冷戰的一環

蔡政府在美國支持,和自己長期意圖以「戰略模糊」路線和北京建立關係基礎屢屢失敗之後,似乎也決定從北京和平共生路線,轉向強硬了。

九月十三日,台灣外長吳釗燮對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所」發表的視訊演說堪稱「與北京訣別書」。演說以《民主臺灣,必將勝出》為題,內容已經不再強調在歐巴馬政府以及蔡英文執政初期常見的諸如「只要北京願意展示彈性和善意,台灣隨時都願意和北京建立良好關係」、「兩岸和平乃是亞洲和平的基礎,台灣會致力於兩岸和解 (也好讓美國老大哥省心)」的分別安撫北京和華盛頓的話語。

吳的演說主旨簡單明確:兩岸乃至於美中台三角關係已經確定進入「冷戰」格局,而民主台灣,將會「戰勝」 (prevail)。演說並且強調,台灣是一個「前線國家」 (frontline state),暗喻台灣已經處於戰場,而美國 (該場演說的主要受眾) 應該要加碼支持台灣。

美國自二戰以來,一直遵從「前進部署」 (forward deployed defense) 概念,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理解,一樣要打戰的話,應該提早出手,把戰場限制在歐洲和亞洲前線,不要等候讓戰火延燒到美洲後院,屆時成本高得多。基於同樣的戰略成本考量,美國於二戰後,同樣的也在東亞和西歐建立網狀的北約軍事同盟和雙邊的「軸輻體系」,必要時可決戰於境外。台灣外長此番演說,相當於對於加入美國日漸完整的「印太戰略」體系,遞出意向書了。

平心而論,蔡英文執政前兩年大部分的時期還是遵奉「戰略模糊」原則,意圖和北京尋求和解。雖然在綠營視為禁忌的「九二原則」上無法鬆口,但是蔡也屢次嘗試尋找綠營支持者也能勉強忍受的相近概念,例如「九二精神」、「九二諒解」,以及形容兩岸屬於 (一國) 兩區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對北京伸出橄欖枝。此路線遇到挫折後,蔡英文在執政一周年時,曾再次提出期待「共同的新答卷」,意即既然這些詞彙北京都不滿意,雙方可以繼續探討讓雙方都能對內部交代的新詞彙,表示願意考慮做更多讓步,只要能讓兩岸和解。

此相對中間路線的兩岸政策經過兩年多的挫折,藍綠紅都不買單。按照戰略三角理論,既然「和中」和在中美之間「兩面逢源」的選項不可得,蔡政府只好改走向著美國「一邊倒」路線,原本的「戰略模糊」也就隨之轉向「戰略清晰」。

北京的對台工作圈,能否意識到事事「寧左勿右」的政治正確,帶來的事倍功半?雖說「硬的更硬,軟的更軟」是對台政策長期以來的核心,但是武力統一在中短期內依然不具可行性或可欲性。既然「硬」的空間有著明確上限,其實邊際效益只會遞減,這期間無益的兩岸冷戰只會讓兩岸青壯輩的心靈距離拉遠,反而讓「軟的更軟」的效果打折扣,也讓全國政協主席汪洋近日會見連戰時重提的所謂和平統一「水到渠成」的前景更加遙遠。北京是否到了應該認真考慮對台伸出橄欖枝的時候?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吳佩蓉應該請回並重用 重建促轉會公信力
母親一滴淚,他收起玩心成為台灣光纖產業推手
蔡政府是不是應該先自我除垢一下?
教師、硬體私立小學皆優 世界真的沒有「公平」
柯文哲應該面對的器官移植問題

今日熱門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