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朱啓政】中國資金在非洲前路:從風災「伊代」談起

圖片來源:法新社
圖片來源:法新社

作者為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3月,熱帶氣旋「伊代」(Idai)吹襲非洲東南部,先後兩度登陸莫桑比克,連帶鄰國馬拉維和津巴布韋都受到波及,至今造成最少150萬人受災。發生天災並造成破壞和傷亡固然不幸,但從國家發展的角度來說,天災某程度上卻可算是一種「創造性破壞」-以經歷了南亞海嘯的印尼為例,重災區之一的亞齊省 (Aceh) 在重建後,更先進、完善的網絡基建在重建資金支持下得以建立,令該省上網速度一度比國內大部分地方都要快。假如將此邏輯套用在非洲,情況更見明顯。由於氣候變化的速率逐漸加快,此類災難發生的頻率將更爲頻密;雖然並不能保證每次災後的重建都能夠算得上成功,但是重建過程中所栽育的本土利益團體長遠來説不但對於外國資金的依賴將會降低,這對於在非洲耕耘已久的中國來説,未必是個好消息。

二戰後,亞非拉各國從殖民宗主國中獨立,非洲的發展速度和程度明顯不及亞洲和拉美。首要原因,在於殖民母國在統治期間,多以集中發展少數產業再用以出口(到殖民母國)為管治手段。以今次受災較嚴重的津巴布韋和莫桑比克為例,農業就是殖民宗主國集中發展的產業,直到近年才得以逐步擺脫作為兩國經濟命脈的角色:在津巴布韋,農業出口一度為國家帶來約四成外匯收入;在80年代的莫桑比克,農業更貢獻了全國近半GDP。結果,當非洲國家的經濟結構集中在少數產業,它們在應對急速改變的外部環境時,就變得脆弱不堪。

為了進行經濟多元化改革,非洲國家接受IMF、世界銀行等機構援助,獲取資金進行「結構性調整計劃 (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s, SAPs) 」。問題是,礙於其他內部問題如黑市盛行、政府在市場的角色過份重要(令其他產業依賴政府分配資源才能生存)等,SAPs的成效十分有限。來自印地安那州大學和南伊利諾伊州大學的兩位學者就直言,SAPs在津巴布韋不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加劇了貧窮、削弱了本就搖搖欲墜發展多元化經濟的能力。可見單純提供資金予非洲國家助其發展,不一定解決到經濟結構單一的問題。

天災帶來的破壞卻為受災國打開了突破經濟單一的方便之門。早於2000年,莫桑比克曾被由暴雨引發的水災造成廣泛破壞,當局順勢重建,最後成果連OECD也深感認同,表示該次水災對莫桑比克經濟成功改革具有正面影響。所以不難預見,被籲為南半球最嚴重天災的「伊代」將會成為東南非三國經濟改革的黃金機會。同時,災後重建和經濟改革的方向亦值得留意。雖然非洲一向予人落後的印象,但其實當地的科技業正經歷急速發展,相關產業在盧旺達、肯亞、塞內加爾、南非等地已經取得一定成果,這些國家甚至正在爭奪非洲大陸IT業的龍頭位置,相信東南非三國的災後重建方向,亦會朝此方向進行。

誠然,中國短期內仍然會是非洲發展、也是災後重建的重要資金來源。一方面,非洲國家的人權、法治情況仍有待改善,都令歐美國家都不願貿然投資;另一方面,相比中東、亞洲等地,西方政府對非洲的態度明顯傾向不長期介入。於是,藉著冷戰年代的「友誼」和多年來的苦心經營,中國政府和中資企業就成為了非洲大陸的最大外部支持者。

但長遠而言,情況很可能會改變。隨著全球暖化持續,非洲將會變得越來越不宜居,繼而釀成氣候難民問題,西方國家早晚需要「正視」,把目光重新放到非洲。當非洲國家有更多資金來源可作選擇的時候,中國在非洲國家的地位就有機會受到動搖。Afrobarometer的研究就指出,在36個非洲國家中,「中國模式」並非最理想的發展模式,「美國模式」以三成支持率佔據榜首;另外,雖然非洲人民普遍對中國態度正面,認為中國投資客觀上為當地人民改善生活,但微言始終存在,例如一度揚言要中資「滾回中國」的津巴布韋最大反對黨領袖Nelson Chamisa,反映非洲國家對中國不滿並非子虛烏有。上述種種,都反映出中國如要長遠保持與非洲國家的關係,將要作出改變,手上籌碼增多的非洲國家成為「最大贏家」。平常國家往往避之則吉的天災發生在非洲身上,卻詭異地為當地帶來了經濟改革的機遇和資金,想不到「非洲崛起」才要剛剛開始。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