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林濁水】蔡總統的詭異國際觀

總統蔡英文(右)26日抵達南太平洋友邦馬紹爾群島,並與外交部長吳釗燮(左)一起和台灣媒體茶敘,回應記者提問。圖片來源:中央社
總統蔡英文(右)26日抵達南太平洋友邦馬紹爾群島,並與外交部長吳釗燮(左)一起和台灣媒體茶敘,回應記者提問。圖片來源:中央社

蔡總統趁著出訪太平洋迷你小國前提出未來的總統應該具備三個條件:「有國際觀」、「推動改革」、「團結黨內」,她說最符合這三條件的「就是我」。

三條件她把「有國際觀」擺在第一,意思是說外交是她最強的強項的意思,這太奇怪了,台灣民眾對她的外交成績不但評價不高,甚至每下愈況,她卻把「有國際觀」當第一個條件,把外交當成優勢怎麼會是聰明的訴求?

依據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從2016到,2018年5月中旬,民眾對她外交表現評價趨勢如下:

一開始,雖然就不及格,但是倒還有56.5%民眾滿意;不幸到了2017就滿意度和𣎴滿意度出現死亡交叉,然後到到2018年5月,不滿意度53.%,高於滿意度30%足足14.5%。可見總統認為外是她最強的強項,但是民眾卻認為外交是她很弱的弱項。

民眾這様評價她,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看。

首先,邦交維持方面。1978年蔣經國就任總統,當時邦交國22個,此後在他任內,美國等國陸續斷交,於是他鎖定加勒比海、南太平洋的迷你小國積極建交以求彌補在任內共建交了7國,但和美國等國斷交,總算直到去世邦交國維持住了22國;李登輝上台在1989年1999年之間努力衝刺,邦交國從22國增加到29國,陳水扁8年間再降到23國,其間斷交了不少,但是也建交了5國;馬英九8年任內零建交,斷交1國;蔡英文迄今3年,零建交,斷交5國。2018民調之後又斷交了兩國。

本來,蔣經國的迷你國外交只是爲湊邦交國數字,同時以「中華民國」還擁有國家承認所以他的合法性不容台灣人否認;否認這些邦交國在國際政治上並無重要性,所以直到去世從來沒有到過這些國家訪問過一次。李登輝總統上任努力尋求外交突破,又是破冰外交又是渡假外交又是出訪新加坡的「台灣總統」,但是12年中他也只出訪迷你國兩次。到了陳水扁和馬英九時代出訪迷你國成為國家外交盛事,頻頻出訪以求「出口轉內銷」的效果,陳出訪了10次,馬增加到12次,到了蔡總統更進一步步加碼,上任3年間已經出訪迷你國6次。於是在一位接一位總統加碼之下,國人跟著極度重視迷你國外交。然而國人的重視就成了蔡總統的麻煩,因為她和馬總統都零建交,但是斷交馬1蔡5。於是在民眾都被包括她在內的前後三任總統說服了迷你國邦交國的重要性後,還認為民眾會肯定外交是她強項實在是非常奇怪的事。

其次,在2000前後努力尋求參與WHA,到了馬總統時才在非常委屈的條件下可以在WHA中當一年一批的觀察員,這樣的參與意義本來不大,但是台灣總統馬規蔡隨地強調他有極大的重要性,於是等到被拒絕後,民眾對蔡總統的評價可想而知。在她任內,除了WHA之外,像世界民航組織大會(ICAO)、「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會議的參與都一再受挫。

第三,在台美關係上,蔡總統時代的確進入了50年來最佳的階段,但是一方面再好距離正常邦交仍然非常遙遠;二方面這關係的出現,關鍵在於中美對峙緊張升高後美國的主動拉攏,民眾看不到什麼台灣主動具體的帶動作為,因此很可惜,這方面對總統加分力道並不夠大。

總統強調國際觀,而國際觀和外交能力及外交成績息相關,但是坦白說,一般

民眾重視的是外交成績,而對外交能力和國際觀並沒有什麼概念。台灣民眾多半受到了陳、馬蔡三位總統影響,會從邦交國數目、國際組織參與和廣泛的台美關係等評價政府外交成績,其結論從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上看來,他們認為蔡總統的外交成績距離及格的水準還非常遙遠。

不過雖然內行人評價的方向和一般民眾並不一様,基本上他們認為邦交國等三樣成績的進退,受到客觀的國際政治條件強烈的制約,台灣政府可以努力的空間不大,所以在評價總統外交能力時,不會在上面放太大的權重,不過他們雖然對國際觀很有興趣,而且蔡總統又強調國際觀,但是卻從沒有聽到過她闡述了什麼國際觀,從她的外交上的作法,學者甚至用最基本的國際觀,如自由主義、現實主義或建構主義的大論述,或更策略性的什麼小國戰略觀等等恐怕都分析不出什麼理路。事實上,台灣外交處境太差,國際政治影響力太小,沒有什麼主動能量,因此很不容易依什麼國際觀施展外交大業,所以行家大概也不會太計較蔡總統的國際觀,他們關切的基本上是她在處理個案上的「策略」問題,而不是國際觀的問題。

很不幸,隨便找幾個個案常常就會令人對總統的外交策略搖頭,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幾件個案的處理策略,同時牽就總統愛強調的國際觀的路子,看看總統展現了什麼國際觀。

A:台日安保的實質關聯非常重要,所以1996美日安保新指針就規定,美日安保條約涵蓋的範圍包括了「日本周邊有事」。所謂周邊很清楚就是指台海有事,但是因為美日一直未承認台灣是國際法上的國家,所以不明文指涉台灣。此後隨著東海南海緊張關係上升,日本對台日安保關切也隨著升高,但是不枱面化的策略一直沒有改變,因此最近總統公開嗆聲要台日安保對話,行家聽到就說這不妙,因為一則是因為日本對台灣國際法承認的立場一直沒有改變,二則日本做事龜毛世界聞名,最受不了沒有溝通到相當程度就直接嗆聲。最後日本政府果然在總統嗆聲之後「被迫」表示沒有台日安保對話這麼一回事。無論如何,這件事表示的是她的「國際觀」,完全沒有現實感。

B:像中國這樣超大型國家,對外關係的建立依據的是穩定的國際戰略,任何人期望這戰略可以用什麼特別的私人關係加以扭轉是完全不切實際的。習近平上台後對台政策除了中共一直未放棄的統一之外,開始試著從中美戰略角度處理台灣問題,但是總統似乎沒有察覺到,而只是迷信靠宋楚瑜和習的「私人關係」便可以突破兩岸僵局,兩次派他出席APEC會議,兩次宋都為了示好而醜態百出,自取其辱,一再成為笑柄。她這做法如果是出於什麼國際觀的話,那簡直是「私人關係擊破國際戰略」的奇幻國際觀。

C:她幾次出訪迷你國家都強調是「去拚外交了」,去年出訪非洲前說「台灣是世界的台灣,走出去,國家才有無限的未來。現在,我們就出發去拚外交。」,回國後又要求國安會在短時間內提出「非洲計畫」,「徹底整合部會、外館、技術團、台商及當地政府的力量來推廣外交。」

蔣經國建交了7個迷你國,其目的是守勢的:湊一湊讓邦國不要掉進20以下;如今邦交國已掉到20以下了,總統卻反而採取攻勢,要從一些迷你國出發,拚出「無限未來」,這樣的宏圖不要說行家,一般小百姓都會覺得不可思議,非常脫離現實。這樣做如果是有國際觀的話,簡直是「迷你國打天下」的奇異國際觀。

當時她又要求國安團隊在她出訪期間,務必嚴密掌握周邊情勢,隨時回報,做好應變。這做法也許有突出總統在國安上的權力、地位的效果,卻也同樣突出她的國際觀恐怕真的很脫離現實。

D:10年來中美對峙緊張急速上升,台灣地緣位置重要性也隨著大幅上升,但是也常常很詭異,甚至不時出現海上風急雨驟地緊張,反而有島上如颭風眼的現象。於是雖然局勢緊張,但是也出現了台灣成為緩衝位置的效應,而得到一定空間,例如台日釣魚台協議的簽成以及簽成後中共未跟在大批中國兩岸事務學者依傳統教條而痛責馬私通敵國出賣主權,反而低調以對就是經典例子。然而,蔡總統上台後,看不到對現象中出現的吉凶互見因素的良好掌握。

E:2016年處太平島護漁事件,前前後後政府立場一變再變,慌張失措,實在令人為她的「國際觀」除了擔心之外還是擔心。

從諸如此類的個案中可見總統雖然直接領導國安會、國安局、又掌握外交部、陸委會,毫無疑問掌握了台灣最完整的國際情報資訊,卻沒有形成什麼優秀的國際觀;她似乎因為掌握了情報優勢就直接誤會自已已經有了優秀的國際觀;結果掌有情報優勢後外交卻仍然是她相當弱的弱項,從民調上看來,一般民眾評價得非常的低,從專家的角度看,恐怕還會更差。這已經夠不幸了,更不幸的是她居然還認為外交上她非常傑出,這就更是不幸中的不幸了。

更多論壇文章
台劇從未出現的台媒實況—《我們與惡的距離》做到了
韓國瑜的奇幻之旅
韓國瑜抹紅韓國瑜
問問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總統候選人?
洪雪珍揭職場真相:老闆只願意給這種人加薪


今日熱門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