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王智盛】英德的分與合 臺灣的哀與愁

作者為兩岸政策協會秘書長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儘管蔡英文總統出訪南太、儘管民進黨2020總統大選最重要的兩個潛在對手柯文哲、韓國瑜正在分別訪問美、中,但民進黨內最關心的,還是「英德之爭」。

你我應該更關心的「英德之爭」

從賴清德3月18日正式宣佈投入民進黨2020總統初選以來,雖然綠營人士相繼表示「這是民進黨民主競爭」、「是一場君子之爭」、「初選結束後黨內會團結一致」。但明眼人都知道,無論一個月後的初選結果如何,多少仍會衝擊到民進黨的選情。

表面上來看,民進黨究竟由誰出線,一般民眾雖然關心,但除了綠營支持者之外,「應該」都不會真正在意或太過投入;但事實上,民進黨這場山雨欲來的「英德大戰」,影響的卻不只是2020民進黨是否能夠繼續執政,而是臺灣內部民主制度的侵蝕和外部兩岸外交結構的挑戰;換言之,你我都應該更關心這場「英德之爭」。

賴若出線,會有13個月的「分裂執政」?!

首先,是臺灣內部的「制度」問題。從賴清德宣佈參選以來,無論藍綠,大概都認為在民進黨「全民調」的初選機制下,至少「現在」賴的贏面是大於蔡的。英德之爭由誰出線,從選戰的角度,可能除了民進黨以外,大概就是企圖競爭2020總統大位的藍營幾個太陽(當然可能也包括柯文哲市長)最為關心。但從「制度面」來看,我們更關心的是,假設是賴清德勝出(而且目前可能性不小),臺灣勢必將面臨民主政治發展史上從未出現的弔詭困境:

一個是確定13個月後必然下台的現任總統,一個是亟欲跳脫同黨現任總統施政困境的新候選人,試問兩者究竟該如何在政策議題上協調整合?而在施政執行上,又應該要依循現任總統的政策還是新候選人的理念?簡單舉個例子,假設(真的只是假設)蔡總統力守「美牛」的嚴謹食安政策,而賴清德積極主張要開放「美牛」,面對即將選舉的執政黨,究竟應該要以誰為尊?這已經不是單純的行政立法「分立政府」的問題,而是長達13個月的「分裂執政」!如此一來,長達13個月的空轉跛腳期,臺灣社會究竟要付出多少的政治成本?而這樣的政治成本,投射在競爭激烈的總統競選中,民眾真的還能夠忍受民進黨?!

賴若出線,「美中最大公約數」將成泡沫?!

其次,是臺灣外部的「結構」問題。賴清德雖然已經明確在外界所疑慮的「務實台獨」問題上具體說明,但無法否認的現實狀況是:在過去三年的兩岸關係上,對於小英的兩岸政策,北京縱使極度不耐,但對於其「不挑釁」和「可預期」的政策穩定仍點滴心頭,而美國更是對小英的「戰略忍耐」和「價值堅持」表達了高度肯定與支持。換言之,蔡英文自2016年上台的「維持現狀」,幾乎快要成為「美中之間在台海議題的最大公約數」!

倘若賴清德勝出初選,面對一個亟需重新認識的新候選人,以及上述民主運作的制肘和衝擊,美國是不是還會一如往昔地強力支持臺灣?美台還能持續所謂「斷交以來最好的台美關係」?而北京是不是也會因為對手轉換成為「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而產生更強烈的急迫感,加快加大對台的侵蝕滲透?換言之,當作為「美中最大公約數」的小英淡出,原本相對穩定且有利臺灣的美中台三邊結構,還能夠在紛擾2019年的臺灣選戰對決中穩定持續嗎?這對臺灣的外在結構是有利的嗎?

或許大部分綠營的朋友,思考的是誰能代表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或者是誰能貫徹民進黨基本教義理念的堅持。但站在臺灣整體的高度和利益來看,英德的分與合,衝擊的卻是臺灣內部民主制度和外部國際結構的哀與愁。從這個角度來看,民進黨似乎更應該謹慎妥善地處理「英德分合」,因為牽一髮,動的可能是臺灣全身!

更多論壇文章
致韓國瑜市長公開信——迎合中共統戰 台灣終招損失
72年來最暖冬天後的完美風暴:台灣養殖漁業面臨價崩危機
港澳中聯辦接見韓國瑜 是對台灣民意的試探
巧合 無奈 生氣:柯文哲墮落協奏曲
當父母最難的事:看著孩子堅持上當,還要陪他一起走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