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胡全威】試析「川柯瑜」發言風格的現象

作者為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專任副教授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若從政治人物發言的角度來看,自川普競選美國總統以來,他屢次在公開場合中「失言」,諸如歧視女性、種族爭議、髒話、自相矛盾、任意指責等等。這些政治公關手冊上的Don’ts 清單上的規則,川普一一打破,卻沒有因此民調下降、一再道歉,甚至宣布退選。相反地,他最後贏得選舉,迄今雖然仍爭議不斷,但還是維持一定比例的民調,甚至被認為會連任成功。

川普現象,不僅在美國,巴西新當選的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菲律賓的杜特蒂都被視為這種發言不羈的政治狂人。他們在公開發言上,都有別於過往的政治人物被要求的規範,語出驚人。在台灣,這種風潮,過去人們多半會舉台北市長柯文哲為例,柯本身的發言風格特殊,無論是「王八蛋」、「不化妝嚇人論」、「兩腿之間討生活」、「外交送禮是破銅爛鐵」等等,也打破了我們社會中對於政治人物發言風格規範性的想像。

不過,也有人將柯氏風格歸諸於柯文哲本身的特殊性,而有別於美國的川普現象。但是,現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的出現,同樣受到民眾的高度喜愛,這類發言方式,儼然已經是一種吸引人的另類風格。為何會有這樣的發展?本文試著從三個方面來解釋這樣的現象。

首先,媒介真實性(mediated authenticity)。雖然這個詞彙看似有些深奧,但是概念很簡單。就是人們喜歡從媒體報導上,看到傳達真實面貌的政治人物。過往,政治公關手冊或者政治操盤手(spin doctor)總是盡可能地包裝政治人物。讓政治人物總是能展現領袖風格,雍容大度,高瞻遠矚,總是能從容處理各種爭議,也因此成為我們一般民眾追隨的對象。

但是,人們似乎厭倦了這種「聖君賢相」的形象,更喜歡從媒體報導中,看到政治人物的「真性情」。不論是一時激動、翻白眼,甚至口出髒話,民眾反而會認為這才是真感情,不是包裝出來的。也有論者認為,這種趨勢與民主政治強調的「平等化」有關,人們不喜歡偉人,不喜歡高高在上的人,因為民主向來推崇的是人人一致化的平等。過往有學者擔心「平庸化的平等」,就是這個意思。人們喜歡看到明星、偉人、有錢人的八卦,諸如憂鬱、婚姻低潮、教養衝突等等,才可以稍稍安撫自己作為小人物的卑微心理。原來,這些大人物也是如此,也有這樣困窘的時刻,因而對自己的處境感到比較釋懷。

其次,娛樂化。即使對於嚴肅的政治事務來說,人們越發體認到,真正能改變的是極為有限的。與其正經八百面對難以變化的處境,倒不如可以從中獲得一時短暫的快樂、歡笑、嘲謔、諷刺的愉悅。因此,當政治人物說出粗話、憤怒、對罵、嘲諷等等,就成為日常生活中八卦、愉快的來源。

事實上,這種現象不是今日才有。早在兩千多年前,古希臘雅典城邦中,就有政治人物在發言中提到:「你們就是悅耳言詞的俘虜;你們更像是雄辯家的聽眾,而不像是一個城邦的議事會」(《博羅奔尼撒戰爭史》,III .38)。人們喜歡聽到精采、好笑的言詞,更甚於對於公共事務的理性分析。這是人性,隨著民主政治的擴大參與,以及大眾媒介的興起,到今日社群媒體的興盛,能吸引人們注意力的事物很多。而越強烈、好笑的事物,才能吸引到民眾的關注。也因此,娛樂化的問題,也成為政治發言的一種重要趨勢。

最後,則是改變。民主政治在運作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一種自我戕害的矛盾。民主政治是透過選舉產生領導者,這本是選賢與能的良性競爭過程。但是,雙方往往為了贏得此次選舉的勝利,特別喜歡大開支票,甚至是讓人們可以朗朗上口的政見。這類的支票,最常聽到的,就是做文宣、口號的選舉幕僚推出,事前根本沒有政策規劃。事後,再由當選後的執政團隊想辦法去執行。這也是為何有人提出,選舉時提出的政見不需要被落實,一則是難以落實,另一種可能是災難。因為,表面上有利的,可能會造成中長期的問題。

另方面,造成民眾對於政治的失望。因為,每每在選舉之際,誤以為選後就可以得到怎麼樣的幸福生活。每每以為,就立刻能有新的改變。但是,長期以往,屢屢失望,其實真正能改變的有限。政治人物也只是為了求勝,而提出美麗願景。但是,許多改變不是一個政策就有效,是結構性問題,是長期問題。政治人物不見得不願意做,只是他們實際能力有限,只是太容易在選舉時,讓民眾誤以為他們無所不能。

這也因此,人們開始厭倦制式的政治人物發言。因為,與其一再的失望,不如選擇一些跳Tone的政治人物,說不定還有新的可能性。這也是為何川普一些出人意外的作為,反而贏得民眾的認可。甚至,再加上一些運氣。舉例來說,歷任美國總統很難與北韓領導人會面,川普卻做到了。政治現象很少是單一因素,往往受限於結構性問題,川普也因此更加深民眾對於他的信任。

綜合以上,針對政治人物的特殊發言風格,本文認為可以從媒介真實性、娛樂性以及民心求變來解釋。不過,值得注意的,並非每個政治人物都適合朝這種風格發展。正如東施效顰,民眾想看到的「媒介真實性」,政治人物故意想擺脫過往的文青風、想擺脫過往的溫良恭儉讓,反而會讓人們認為這是一種「虛偽」,故意裝真實。

更多論壇文章
沒老共,民進黨就不會選舉?!
失去自己名字 她丟出媳婦辭職信找到新人生
死了又一隻的長頸鹿之後,動物也該有「轉型正義」
鐘擺效應? 中間選民決定美國期中選舉
韓國瑜的非戰之罪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