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鍾達志】核能:能源過渡期的必然之惡

作者:鍾達志 (The Glocal 及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在現時的潮流下,普羅大眾對化石燃料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如全球暖化、糧食危機等可謂暸如指掌,亦對發展可再生能源都持樂見其成的態度,以免氣候變化問題繼續惡化下去。

《巴黎協議》正是世界各國了解到綠色經濟、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所衍生之產品。無可否認,國家必須擺脫化石燃料,轉向依賴可再生能源是大趨勢。

然而,能源轉型並不是彈指之間就能完成,國家需要在過渡階段平衡現實需要及民眾訴求,事實亦反映了發達國家在能源轉型期間均經歷多番掙扎和挑戰,更不論其他發展中和落後國家。

縱然世界各國都有部份聲音對核能抱有爭議,但不容置疑的是,核能確是國家在能源過渡階段中的一個合理選項,其存在實有其價值和必要性。

知其不可爲而爲之:日本與核能

日本在福島核事故後,民眾、政府均憂慮核能安全問題,決意廢除核能發電,並停止全國核電廠的運作,日本能源結構一度處於「零核電」狀態。

然而,「零核電」的狀態僅維持了一段短時間,日本政府便決定重啓核電,將核能定性為「重要的基荷能源」,意指不分季節、氣候和晝夜,均能以低成本穩定供應一定量的電力的能源,確立了核能在日本長遠能源政策方針的重要地位。面對國內高昂的反核聲音,日本政府仍作出此挑戰民意之舉實有其因由。

於能源安全角度而言,核能可以強化一國的能源供應之穩定性,保障國家經濟上的可承受性。在核事故發生前,日本相當依賴核能發電,其發電量佔全國比重約3成。然而,廢核舉動令日本能源結構一時無所適從。

於是,無奈之下日本政府決定加大化石燃料之進口量,以取代失去核能發電的角色。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2012年公佈的《日本能源簡報第17期》便提到,因核電廠的停用,化石燃料之進口成本大幅上升,當中液態天然氣、原油、石油產品分別上升了37.5%、21.3%及39.5%。

碰巧當時日本經濟環境正值低迷和缺少活力,高達7兆日圓的購買化石燃料的巨大金額除了為日本經濟添上了沉重壓力,更是造成日本2014年約9兆日圓貿易赤字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核能為社會提供的低廉能源,與國家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停用核電會逼使國內企業及民眾承受昂貴的電費,也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國家競爭力。

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在停用核電後,對國內電力供求進行調查,發現由於停用核電及費用高昂的進口燃料之故,日本工業地區的電費每月都以36%的速度增加,而電費騰貴使不少中、小企業營運成本大幅上升,而成本上升也最終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另外,東亞及東盟經濟研究所的政策簡報《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Shifting Away From Nuclear energy》中更提到,核能發電與日本經濟發展掛勾,若過渡期間貿然停核並使用化石燃料作替代,是無法減輕停用核電對國民生產總值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經過平衡減排及現實需要出發的衡量,日本政府在2030年的能源展望中,確立了核能發電佔國家電力結構比重20-22%的折衷方案。

歐洲智庫「Friends of Europe」一份2016年發表關於後福島核事故的日本能源政策轉變報告中,指出日本社會憂慮能否做到2030年的氣候減排承諾,因為目前的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發展並不樂觀。

在《巴黎協議》作為世界轉型綠色經濟的規範的今日,世界各國都要為溫室氣體減排作出努力,而核能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化石燃料相比可謂差天共地。

不少研究調查的結果都顯示了核能是不少國家能源轉型之空窗期的良方妙藥。在眾多的發電方法中,核能在生命週期內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其每產生一度電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公克數之最大值只有110 gCO2eq/kWh,相比起其他能源選項諸如煤、石油、天然氣、生物質能均要低。以完成溫室氣體減排的目標前提下,這都能解釋為何日本要重啓核電。

第一世界煩惱:能源轉型空窗期

在地球另一邊的歐洲亦陷入能源轉型的難題中,歐洲多國如德、英等都面對程度不一的綠能災難。這些國家在過渡期間,過於急速發展再生能源,對其作出過多的補貼,降低了國內電力市場之競爭力,使國家出現電力匱乏的情況,更甚不得不讓燃煤重返電力生產系統。

根據德國能源研究智庫AG Energiebilanzen e.V.公佈的德國二氧碳排量調查,結果顯示,德國的二氧總碳排量有明顯上升趨勢,於2016年更上升了百分之一。

機構指出德國雖然有致力減低對煤的使用及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率,但是其他化石燃料使用率如天然氣、柴油等都有上升,這都進一步削弱德國實現2020氣候目標承諾之可能性。縱然有專家指出天然氣會是解決方法,因為它比燃煤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量少。

然而,天然氣終究是化石燃料,在氣候暖化逼在眉切下,核能在過渡期間豈不是更好之選擇?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此難題下道出了合理的答案。他在去年底出席完歐盟峰會後表示,「我不崇拜核能,但我認為我們必須作出抉擇。法國不會跟隨德國在現階段廢除核電,因為我的任務是幫助法國降低碳排、關閉高污染的燃煤發電」。

另外,他亦批評德國全面廢核電的決定,並指出「他們的而且確發展了大量的再生能源、但同時亦重新啓用了燃煤和其他化石燃料。他們的舉動增加了二氧化碳足跡,對地球一點好處也沒有。」最後,他表示「我們需要變得理性,法國必然會發展再生能源,但廢核將會待專業意見才會行動。」

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平衡現實需要及能源轉型的速度是我們需要正視的問題。核能的安全問題雖然有爭議性,稍一不慎其後果亦相當嚴重,但它終究是現階段國家能源安全、經濟發展、溫室減排的需要存在的「必要之惡」。

★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我是16歲的台灣女生 我住在「另一個美國」
佛系媽媽 是你?
誰是「柯粉」?誰是「柯黑」?
台灣日已走向政黨政治的逆循環
中國將有百所大學可與長春藤比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