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陳冠安】海嘯政治來襲?揭密「韓流」為何在網路成功

作者為國政基金會助理研究員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藉由世大運,將人氣由黑轉紅的柯文哲,曾以「海嘯政治」來評論當前網路世界對政治的影響,形容網路迅雷不及掩耳、快且廣的破壞力。而綜觀整場2018年選戰,韓國瑜所引領的「韓流」,更是廣被外界認為係國民黨此次大勝15縣市的主因之一。根據Google Trends的搜尋熱度,韓國瑜大致是在2018年9月底超車長期位居網路人氣王的柯文哲,並且在十月引爆,於選前達到顛峰。也就是說,導致選戰風雲變色的「韓流」,其實就只是兩個月的事,確實符合海嘯的比喻。

那在整場選戰中佔時不長的「韓流」到底對選舉發揮多大的影響呢?比較美麗島電子報於2018年9月底和10月底的兩次民調,國民黨在9月底時的正向評價僅30.7%,而負向評價則為43%,就可以明顯看出,社會對國民黨的印象是負面大於正面。但在歷經一個月的「韓流」發酵之後,卻轉變為41.7%與39.8%,讓國民黨擺脫自太陽花以降的負面觀感,正評大於負評;此外,原本還以27.1%支持度,遜於泛綠0.2%的泛藍支持者比例,更是在一個月內,增加到34.1%,高出泛綠近6%。從此來看,在如此短期之內,在沒有太多資源的情況下,以一人之力,從高雄逆轉全國選舉,其影響力可謂超過2014年的柯文哲

那為何從網路發酵的「韓流」不僅可以翻轉高雄,更翻轉了全國選情呢?事實上,這就與近年來物質條件提升、網路使用人口接近實際選民有關。就目前來說,由於曾使用網路的人口已達8成,在12至49歲的比例接近100%,50至59歲也有83%,而通常被誤以為不善使用網路的60至64歲亦有62%左右,僅65歲以上族群才下滑至28.3%。從此來看,即可透過網路,與全國人口比重85%的65歲以下選民接觸。

而如果說經營網路在當前已對選舉和政治至關重要,那麼進一步的問題就是,網路是如何影響到選舉?本文以下便將從塑造網路影響力的物質條件基礎,與網民的網路使用習慣,淺談時下網路的政治趨勢。

空戰在於網路、網路在於手機

就目前來說,空戰的主要戰場已然從傳統媒體轉移到網路世界,並且網路世界的攻防也從電腦轉移到智慧型手機。根據《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指出,在上網者中,有52.5%的民眾以手機為主、22.1%以桌電、10.8%手機和桌電各半。而在國發會的報告中,更指出網民接觸網路的工具,已從電腦,迅速轉變為智慧型手機,2016年到2017年,一年間即從66.7%上升到73.3%。因為就目前來看,有97.2%的民眾擁有智慧型手機,僅68.8%具桌上型電腦、52.1%有筆電、45%有平板。也就是說,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不僅高,更是網民接觸網路的主要工具。

如果說,民眾接觸網路的工具,從電腦轉變到以手機為主,那這對選舉的衝擊,主要就在於資訊傳播的速度。也就是說,由於手機的便利性,因此大幅解除選民在地點與時間上的限制,從而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皆受到政治資訊。

從圖文到影音:4G帶動的網路政治變遷

此外,即使民眾可以透過手機使用網路,然而如果網速過慢,這自然也會限制到網路的使用方式,讓網民傾向於瀏覽流量耗費小的圖文,而非影音。然而近年來,由於4G普及和資費下降,即解除了過往的物質條件限制,讓網路政治傳播轉為影音導向

4G從2014年5月才開始進入市場,在當年11月時為278萬用戶,之後在2016年1月時即成長到1222萬,到2018年11月,已達2726萬戶,超過全台人口甚多。此外,因費率下降,手機行動網路「吃到飽」機制的普及,也助長以手機瀏覽影音的動力。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106年《通訊市場調查結果摘要報告》指出,有67.1%的網民使用網路吃到飽。

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統計,在2014年11月,每一4G用戶的數據傳輸量平均為6.8GB;2016年1月則成長到9.57GB;至2018年11月,已達16.6GB,在4年內成長2.4倍。而3G用戶的平均數據傳輸量,在2014年第4季,約為6.9GB;在2015年第4季則為7.8GB。顯見從3G到4G,不僅網速變快,且流量更大

而與時事有關的是,2018年5月的「499之亂」,或許也成以影音為主要政治資訊傳播方式的「韓流」之推手。因為從數據來看,2018年4月4G平均傳輸量還只有15.39GB,然而到6月,即驟然攀升到16.15GB,甚至在8月達到高峰為17.75GB。

因此全球知名的產業分析公司「Tefficient」在日前公布2017年全球36國網路使用狀況的報告時,就顯示台灣的4G使用量就僅次於芬蘭,位列第二。其執行長Fredrik Jungermann即指出,台灣的社交通訊應用愈來越以影像與視訊為中心

從此來看,也就毋需意外,政治資訊傳播以圖文為主,網路攻防主要在PTT、臉書粉專的2014年與2016年兩次選舉,會在2018轉為以影音為主,戰場則在各大影音、直播平台。而這樣的轉變,自然也與物質條件的轉變有關,即手機與行動上網的普及化。

網路世界的戰場:即時通訊、社群與影音平台

如果說,網民人數大幅增加,且網速及流量增加,造成網路生態改變,那這些網路使用者目前是如何使用網路的呢?《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就指出,89.6%的人會使用即時通訊軟體,其中LINE佔97.1%、臉書即時通佔27.5%、WeChat佔12.1%;網路社群部份,有78.9%的人有使用,其中臉書佔95.7%、LINE佔52.8%、IG佔17.4%;而近來熱度頗高的直播,則僅有36.8%有觀看過、63.2%沒有,並且比例隨年紀成長增加而減少。

而國發會報告也有同樣趨勢,顯示網民96.8%使用即時通訊軟體、84.6%觀看線上影音、84.4%查詢資訊,及49.7%會在網路貼文。更進一步來看,通訊軟體各年齡層使用率都沒有太大差異;但觀看線上影音則有顯著不同,主要集中在15至29歲,有接近8成的比例,30至39歲則也有5成5左右,40至59歲則為3成,60以上僅在2成左右。

此外,使用即時通訊與社群軟體的使用者,有79.4%收看社群平台供應的新聞、53.9%觀看直播,僅12.5%單純使用通訊功能,顯示通訊與社群軟體在當前政治資訊傳播的重要性。

綜合來說,在通訊軟體、社群網站能接觸到絕大多數網民的情況下,自然就成為選舉與政治的兵家必爭之地。舉凡臉書的粉絲專頁與社團、Line的群組與官方帳號、網路論壇,如PTT、Dcard、Mobile01等,皆擁有不同的使用族群。而影音平台,雖然受眾較少,然而卻深受青年族群喜好,因此也成想接觸年輕人的政治人物,必須透過的管道

從此也就可以發現,韓流之所以能成功,並在全國發酵,除韓國瑜的個人魅力外,其實也來自於近年網路相關的物質基礎條件提升。那政治人物要如何在海嘯政治、影音網路時代下生存?便將會是筆者下篇文章,也是網路系列的最後一篇,嘗試分析。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