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520特輯】吳焜裕:沒有一個政府會去開放核食

去年底國民黨發起反核食大遊行(圖片來源:AP)
去年底國民黨發起反核食大遊行(圖片來源:AP)

特約記者/劉惠敏

食安標準靠科學證據 自由貿易規範不可不遵

遇到經濟、貿易或政治,食品安全便轉彎?在美國牛肉開放爭議,以及近期仍爭議不休的農業殘留標準修改、含瘦肉精美豬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解禁等題,民眾不免疑問,這是科學、專業還是妥協?

日前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才預告修正「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便因反對聲浪暫時擱置。立法委員吳焜裕說,問題在制定政策上並無充分溝通,此標準「並非放寬、而是管理工具的改變」,至於如何讓民眾了解,改變殘留標準需經過一系列科學的估算,不同農產品的殘留標準絕對須低於每人每日安全攝取量(ADI),不可能造成健康危害及風險。然而缺乏公開、充足溝通下,極可能「仍是無解」。

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名譽教授孫璐西說,不同國家的農藥殘留標準不同、或不同國家各為不同農藥制定殘留標準皆有可能。畢竟各國氣候、病蟲害不同,當我們進口他國農產品時,便可能需要准許他國使用的農藥、並制定標準。至於核准使用皆有非常嚴格的審查、科學的證據,確保「吃一輩子都不會有問題的量」。她進一步舉例,依據過去幾年審核食藥署及農委會的農藥殘留量調查發現,九成以上合格,而每次殘留量高的蔬菜都不一樣,有時是香辛類、有時是某種葉菜,也表示國人不致於大量攝食同一種農藥,造成過量、代謝不及的疑慮。

然而農藥殘留量高,問題在農民用藥習慣及知識,這是農藥業者及農委會等相關單位應負責的,如何教導農民正確用藥,在採收前多久不再用藥等。

吳焜裕說,沒有一個政府會去開放輻射物質、所謂核能食品,美牛、美豬進口,也仍要完善評估,以達食品安全標準,並充分溝通、決策透明公開。然而,台灣身為國際貿易組織會員國,食品安全的一切標準要靠科學證據,除非提出高風險評估書,證明我方可以比較嚴格,否則,不可能不接受自由貿易的規範。

不過,孫璐西認為,有限的檢驗人力及能量,不應用在檢驗日本核災區進口食品。輸入食品的實際管理,大部分是仰賴抽驗、而非逐批檢驗,難免有漏網之魚。台灣擔心日本食品核污染疑慮,就要逐批檢驗,恐怕是浪費已不足的檢驗人力。

回頭來看,「就是風險溝通的問題」,台大毒物科副教授姜至剛說,無論如何,我們就是得面對貿易屏障的制裁,「健康風險低、就是得開放」,這是外交、國際貿易的前提,也是全民應要有的共識。

看更多:
【Yahoo 520特輯】政府拚食安 吳焜裕:我們還欠一大部分
【Yahoo 520特輯】天然的最好?想吃得安心 醫師有撇步
【Yahoo 520特輯】食安疑慮「其實是信心問題」
【520蔡英文就職一週年】新聞專輯
詳細調查結果:https://goo.gl/Clfp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