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研發照護系統 延長大愛心臟保存時間
[NOWnews今日新聞] 心臟移植是末期心衰竭的重要救命手段,每年平均超過200名患者等候換心,但器官移植成功案例卻不到100例,主要原因為捐贈並適合使用的心臟不足所致。三總近期引入可以保持大愛心臟跳動的「器官照護系統」,延長心臟在體外保存時間達10小時,可增加心臟移植數量,且移植成效更佳。
據統計,台灣每年有36萬人出現心衰竭問題,其中6%患者會進入末期心衰竭。三總指出,目前心臟移植手術依然是末期心臟衰竭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但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的統計,每年有平均超過200名患者等候換心,但心臟移植病例卻從108年86例下降到111年62例。
三總說明,主要原因為捐贈並適合使用的心臟不足所致,大愛器官離體後,缺乏血液供應氧氣,運送過程中要保持活性與功能是一大困難,因此為了確保移植治療效果,對於器官捐贈者生理狀態及器官缺血運送時間都有一定規範,不完全符合的器官就成為「邊緣性功能器官」。
以心臟移植為例,如捐贈者大於55歲、曾經心臟驟停超過20分鐘、器官離體可能會超過4小時、有飲酒或糖尿病史、左心室肥大心室壁超過12毫米,左心室功能不全如射血分數小於50%等都屬於邊緣性功能心臟,過往由於醫師無法確定這些邊緣性功能心臟是否適合移植,大部分會有疑慮而被放棄使用。
但三總引入將捐贈者心臟保持跳動的「器官照護系統」讓心臟可在體外保存長達10小時,並可以監測、評估心臟功能,使以往不被採用的「邊緣性功能心臟」也可用作移植,目前已經在今年9月9日完成首例邊緣性功能心臟的移植手術。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龍劭華心臟病猝逝2年!愛女思念父親曬牽手照:如果你還在就好了
他口腔潰瘍竟致心臟感染險沒命! 醫籲「日常1事」莫輕忽
汐止工地出意外!6旬下水道工人突昏厥「有心臟病史」 送醫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