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可以帶手機嗎?慈大附中怎麼做

慈大附中從這學期開始,針對校園中手機和3C產品的使用有新的規範,原則上,上課期間不允許使用,並且要統一保管,但特定的課程,例如高中的自主學習課,會依照上課需求,開放使用。學生們也說,手機確實很容易造成上課分心,但是該如何管理,學校和學生之間,透過不斷討論,希望能找出最適當的辦法。

一早來到學校,進教室的同時,手機必須統一放在班級保管箱內,這是慈大附中這學期開始的新規定。

課堂上,老師認真地教學,卻抵不過手機的魅力,影響到課業的學習,學校不能不管一管。

慈大附中高三知足班導師 余美其:「手機它能連到的東西太多了,已經是書本以外了,至少我們先把它的誘惑的部分抽掉以後,去培養他的自制力,當你沒有培養自制力之前,學校就是以學校能協助你的方式來做手機管理。」

慈大附中國三感恩班 龔明遠:「我覺得合理,可以提升學生在上課時候的專注度。」

慈大附中高一知足班 郭亭慧:「如果你手機放在身邊,其實雖然都說會做筆記,但是多少都會看一下(手機)。」

但是手機真的只會妨礙學習嗎?

食農教育課程,認識校園植物,測量、拍照、記錄,手機都能完成。

食農教育課程老師 余忠翰:「拍照可以做整個課堂過程的紀錄,他們知道這堂課修課的過程,歷程會是什麼,包含可能資訊的使用,包含現場量測的一個輔助。」

慈大附中班聯會長 李研頡:「手機使用對很多的現在學生來講,有時候不一定是一種誘惑,反而是一種有幫助的學習工具。」

想要不影響學習,手機就得好好管理,但是怎麼管,大家都有想法,班聯會的幾位幹部經常聚在一起討論,整合同學們的意見。

慈大附中班聯會學權組長 胡紫宣:「我們會先收集學生的意見,去跟學務處那邊做討論,如果學務處那邊覺得這個方法可行,我們就可以把這個加進我們的管理制度裡面。」

慈大附中學務主任 賴彥男:「因為對高中同學而言,這個階段他們自主性非常強,現在我們學校的一些公共政策,其實我們都會有學生代表出席參加。」

自主課程需要的載具,並不是非手機不可,學校準備了充足的筆電和平板,提供學生使用,減少對手機的依賴。

慈大附中學務主任 賴彥男:「學校現在至少至少有500台的平板,而且我們還有兩間的電腦教室,還有圖書館的這些硬體設備,對各班的需求絕對是足夠的。」

集中保管的手機,必要時可以申請使用,管理辦法邊走邊修正,培養學生自制力和使用的新習慣,讓手機成為學習的助力,而非阻力。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七老八十分秒珍惜 母子攜手環保行孝兼行善
準軍官學環保 聽音辨"類"提升準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