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腹凸出圓圓「乒乓球」 熟男最怕這病上身!最慘需一再動手術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下腹圓圓一顆「乒乓球」凸出物,怎麼又來了!今年 63歲的何先生,腹股溝雙側疝氣屢次復發,已經接受過多次的傳統疝氣手術,還留下兩道6至7公分的手術傷痕,沒想到疝氣困擾依舊揮之不去,去年發現疝氣再度復發,由於多次手術後雙側腹股溝疤痕處已有嚴重沾黏問題,這一次選擇腹腔鏡疝氣手術,以人工網膜修補兩側腹壁缺損之處,這才成功解決了多年來需一再手術的困擾。

疝氣是部分內臟經由腹壁或筋膜缺損處,向外不正常凸出的現象,病人可以明顯看出或摸到自己的腹部或下腹部有個像「乒乓球」大小般的凸出物,好發於65至80歲的男性。

台灣疝氣醫學會理事、馬偕醫院一般外科資深主治醫師蔡家騏指出,台灣每年約有3萬名疝氣患者,包括腹股溝疝氣、臍疝氣及股疝氣,發生原因則以先天體質或長期腹壓過高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不少比例為復發型疝氣。

蔡家騏提醒,疝氣最明顯的症狀在於站立時腹部或鼠蹊部的隆起會很明顯,在行走或運動時會有一股很強烈的下墜感,平躺時則會消失,若咳嗽、提重物或長時間站立,疼痛感就會越來越明顯,對生活與工作造成極大的影響;目前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

以何先生為例,過去已多次接受傳統手術治療疝氣,雙側腹股溝疤痕處已有嚴重沾黏問題,蔡家騏說,對這類復發性疝氣患者的治療經評估後建議採腹腔鏡手術;手術時,在病人肚臍下方及下腹部開了1公分及兩個0.5公分的小傷口,以腹腔鏡繞道避開傳統手術沾黏處,搭配人工網膜修補左右兩側的受損腹壁,加強腹壁薄弱的地方,手術約30到40分鐘完成,住院2到3天。

蔡家騏累積腹腔鏡疝氣手術個案已逾2500例,他表示,腹腔鏡疝氣手術適用於所有疝氣患者,尤其是雙側鼠蹊部與復發型疝氣患者,因為傷口小、疼痛感輕微,恢復正常作息的時間也比傳統手術短,適合曾經接受傳統疝氣手術又復發的患者;不過,新生兒及兒童、不適合施予全身麻醉、凝血功能異常或下腹部曾接受複雜外科手術者,則須與主治醫師進一步溝通討論,是否適宜採用腹腔鏡手術。

照片來源:馬偕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兩款新型抗凝血藥爆「出血」風險! 食藥署全面禁止與C肝藥併用

【有影】乳癌一定手術優先「全乳房切除」? 醫曝存活率不再只看切不切乳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