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又怎樣?

作者:管中祥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許多人對精神障礙者存在著固定印像,但卻未必有和精障者有近身接觸的經驗。民眾對於精神障礙者存有「社會不定時炸彈」的認知,除了來自於傳統價值與文化,也和媒體報導習習相關。包括電影、報紙、 廣播、網際網路以及電視等傳媒,常常是大眾認識精神障礙者主要來源。

Klin Lemish兩位學者曾針對美國1985 年至 2005 年間報章雜誌及相關評論進行分析,他們發現,媒體經常以誇大、扭曲與不正確的方式呈現精神障礙與精神障礙者,並將精神障礙描繪為具有暴力與危險本質的疾病。我在2010年和學生一起作的研究也發現,台灣媒體呈現了暴力與犯罪、無能與無知、 可笑滑稽,以及有條件「成就」等四種類型的精神障礙者,並強調精障者具有「不可預測」、「無法控制」、「無行為能力」、「情緒不穩」、「無法自我照顧」,甚至「幻想神靈附體」等特質。

雖然,精神衛生法修訂後,限制媒體對精障者污名化的報導,但其它的影視作品中的精障者形像並沒有多大的改變,但即使如此,有越來越多的精障機構主動出擊,透過不同的方式和社會對話。

例如,伊甸基金會的活泉之家就曾經由精障者一起製作公民新聞。他們每週一次進行編採會議,分配工作、採訪模擬,採訪完後,親自編輯、剪接。有趣的是,他們作品不是自怨自艾,而是充滿社會關懷,採訪對象包括在街頭販售雜誌的街友、協助大家平安返家的公車司機,為精障者燃燒生命的護理人員,以及在建築工地的藍領勞動者。不但試圖讓大眾從精神障者的角度觀看世界,為不同弱勢者去除污名,更重要的是讓社會成員看見彼此,相互了解。 除了「公民記者」,活泉之家也有「真人圖書館」活動,精障者走入人群,直接和社會對話。

活泉之家和許多精障機構強調「隔離」或「照顧」的方式不太相同,他們採行「會所」模式,讓精障會員參與會務,和社工一起工作,甚至成為機構的職員。讓成員都能受到尊重,視為獨立思考與自主能力的主體,也因此,活泉之家的會員(精障者)不是專業者眼中的失能者,而是能自主選擇、自主決定的一般人。

2014年,活泉之家的會員也參與安康平宅的照顧工作,他們未必有精神醫療或社工專業的訓練,但卻有與「疾病」相處的真實經驗,這些實際的感受與生活歷程,也是大多數的專業社工人員未曾經歷的體會與感受,特別是過去遭到社會排除或壓抑的真實印記,反而讓他們能比其它社工更能受到其它精障朋友的接納。

我們經常用單一的眼光看待精神障礙,卻忽略他們的差異與多樣性,我們也很容易用「失能」角度看待精神障礙,而忘了其它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人,甚至必須比「正常人」更辛苦面對生理及心裡的「疾病」,以及社會的污名,這樣的歷程比大多數人更勇敢,也更堅強。如果有機會接觸精障朋友,不要先排斥與恐懼,試著接觸與理解,你會發現,其實他和原來想像的未必一樣,或者,不一樣,又怎樣?

《網友觀點》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