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自己開、還會自動閃!全台北第一輛自駕巴士將在半夜上路

今年9月,全台北第一台自動駕駛巴士將在半夜上路、正式開放大眾搭乘。屆時,每天半夜12:30~2:30,信義路一段到五段的每一個公車站,都能招手上車,直到明年的2月底。究竟這台自駕巴士有什麼特別?大眾運輸的未來式已經到來?

凌晨12點30分,台北市的街頭空蕩蕩,當所有公車司機都下班了,卻還是有一輛巴士開在信義路的公車專用道,引起夜貓族一再回頭注目。

這輛夜間公車的確特別,因為它是自動駕駛。頂著「無人駕駛電動車」的頭銜,意味著不是人類在駕駛座上操作,而是人工智慧在開。

半夜行進的自駕巴士,其實還處於測試及調校階段,緣起於「台北市信義路公車專用道自駕巴士創新實驗計畫」,目前進行到第三階段的試乘體驗,邀請產學研專家搭乘,直至8月底。

夜間自駕公車6月29日凌晨開放各界試乘。池孟諭攝
夜間自駕公車6月29日凌晨開放各界試乘。池孟諭攝

夜間自駕公車6月29日凌晨開放各界試乘。池孟諭攝

今年9月,自駕公車將正式開放大眾搭乘

如無意外,將在2020年9月正式開放一般大眾搭乘。屆時,每天的半夜12:30至2:30,站在信義路一段到五段的每一個公車站牌等候,就能招手上車,刷悠遊卡而不必給車錢,直到明年的2月底。

由於是名符其實的夜間公車,台北市政府視為公共運輸服務網絡的補充,公車司機也不必擔心自己會失業。

6月29日是開放產業界試乘的第一天,報名預約網頁一上線立即額滿,顯示了極大的好奇與熱情。《遠見雜誌》則是台灣第一家受邀試乘的媒體。

「自駕是未來趨勢,我特地來體驗未來,」參與體驗的廣達員工李凱達興奮地說,這是他第一次乘坐無人駕駛公車,面對著一輛「只是聽過但從來沒有坐過」的交通工具,玩得十分開心。

這是全國首次在夜間開放道路長期測試、營運的自駕巴士。尺寸比一般公車稍微袖珍一些,座位12個,站位20人,平均時速15公里,閃著藍光的車頭散發科技感,不僅可以自動駕駛,還可以自行躲避行人與其他汽車。

公車路線全長12.3公里,從松德路的大都會客運總站充飽電後出發,模擬真實公車路線,停靠信義路沿線各候車亭。

一路經過的路口包含光復南路、敦化南路、復興南路、建國南路、新生南路、金山南路,駛到凱達格蘭大道再繞行公園路、青島西路、中山南路後原路返回。

夜間自駕公車路線圖。台灣智慧駕駛公司提供
夜間自駕公車路線圖。台灣智慧駕駛公司提供

夜間自駕公車路線圖。台灣智慧駕駛公司提供

自動閃避、即時剎車!但自駕巴士程度只是剛拿到駕照的駕駛?

巴士會自動感應前面的障礙物,即時採取停車和避讓措施,面對紅綠燈,也會做出相應的行駛停車或啟動,與人類司機駕駛沒有區別。

自駕公車最重視的是周圍車輛和路人的安全,所以這輛自駕公車本身自有一套安全檢測感測器、影像辨識系統和演算法。

在車身看不見的地方,安裝了七顆雷達與光達,搭配九顆攝影鏡頭,並以全球衛星系統定位及IMU慣性導航來偵測路況,如果有異物入侵到它的行徑路徑,便會有相應的安全機制,保護路人乘客的安全。除此之外,全程有「安全操作員」坐鎮車上,如果出現特殊場景,安全操作員會臨時停止車子的運行,或是改為手動操作,以保障行車安全。

池孟諭攝
池孟諭攝

池孟諭攝

比如,當車子行經複雜的信義光復路口和信義敦化路口,路邊其實設置了攝影機,設計了「智慧路口」,將南北向的影像即時傳送到車內,判斷有無橫向來車和橫向行人。

突然,自駕巴士緊急煞車,車上所有乘客馬上東倒西歪。原來,不是有人闖入公車專用道,而只是隔壁的車道有車輛駛過。由於這輛車的開車風格非常「保守」,旁邊一有風吹草動,儘管不會危及到自駕巴士,巴士也會趕快反應。

台灣智慧駕駛公司執行長沈大維。池孟諭攝
台灣智慧駕駛公司執行長沈大維。池孟諭攝

台灣智慧駕駛公司執行長沈大維。池孟諭攝

「你就想像成它是新手上路,」主導開發的台灣智慧駕駛公司執行長沈大維笑著解釋。假使以人類的年紀來比擬這輛車的智慧,自駕巴士目前頂多只是剛剛考取駕照而已。

人類駕駛很簡單能做到的事,對自駕巴士其實很困難,得不斷學習。比如,需要花大量時間教導它如何平穩的開在公車道上而不偏斜,也要教導如何判斷紅綠燈,還有一個課題就是要教這輛車如何「舒適煞車」。

當自駕巴士一路停停走走,開到台大醫院捷運站,恰好是早上1點13分,車內傳來「嗶!」的一聲,表示自駕結束。

自駕巴士多為「台灣製造」,MIT來自全台各隱形冠軍

嚴格說起來,這一趟自駕巴士的旅程,由於煞煞停停,不能說非常平順舒服,行車時間也比信義路專線公車長了一點。然而,儘管這輛夜間自駕公車跑得不快,但卻是台灣在無人駕駛應用上的一大進步。

首先,相較於先前在台灣出現的許多自駕巴士,皆為在某一個固定的園區或封閉路段裡提供接駁服務,作為員工和遊客的代步工具,這次夜間自駕公車的確是往前了一步。

「台灣智慧駕駛公司」可說是台灣唯一一家以自駕為本業的公司。沈大維回想當年創業經過,ITS團隊為桃園農業博覽會做過一輛無人車,當時參與的成員覺得只做這個項目很可惜,想要進一步開展其他場域運用,於是設計、改造、試營運,訓練公車自己會認路、學會自己開車,克服種種技術門檻。

其次的關鍵意義在於,這輛目標Level4自動駕駛電動巴士是值得驕傲的「Made In Taiwan」,硬體部分七成是國產,系統部分的國產自製率更是高達100%,象徵台灣自主研發的能力。

「台灣智慧駕駛公司」團隊。池孟諭攝
「台灣智慧駕駛公司」團隊。池孟諭攝

「台灣智慧駕駛公司」團隊。池孟諭攝

其中,馬達及馬達控制器為富士康集團下賜福科技所製,電池則來自明創能源,整車及控制器的製造商是創奕能源,顯示螢幕與觸控螢幕為友達光電製造,線控系統及整車組裝是億兆綠能,GPS則來自集研科技。

車隊管理系統及號誌資訊介接由資拓宏宇建置,根據內政部標準繪製的高精度地圖(HD Map)則由興創知能建立與維護。此外,大都會客運提供自駕巴士整備場站設施及專業隨車安全員。

未來,自駕技術是相當重要的核心科技,相關產業炙手可熱。但同時也是非常困難的人工智慧計畫之一,自動駕駛的實現是一個漫長的漸進過程,除了技術上的不斷進步和完善之外,還有相關制度和交通政策的更新。

以信義路夜間自駕公車為例,得由台北市政府與台灣智慧駕駛公司合作,再向經濟部申請進行測試,等經濟部審查核准通過,實驗計畫方才正式啟動。

其中也必須搭配法規的鬆綁。政府的「監理沙盒」,除了率先用於金融業,其次便是訂定「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令更多新興無人載具科技的創新應用,有機會能在安全可控的環境下展開測試。

開放路段自駕、國家隊與法規突破,期待台灣第一輛開在公車專用道的自駕巴士「跑得快」!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