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主動求職,這招讓公司發掘你!

換日線
換日線

作者: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在筆者任職的軟體工程師領域,相信你已知道大部分的情況下,你(至少)會有:

1.人資電話面試,

2.工程師電話技術面試

3. 到公司實地面試——每個公司可能會稍有不同,但是基本上應不會差太多。

這一篇文章,則要探討比這些「更前面」、對許多人(包括之前的我)來說也是最難最辛苦的事情:如何進入理想工作的面試階段?

相信多數人都知道,(海)投履歷是求職、轉職時最樸實無華卻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當中的辛苦和煎熬,只要經歷過的人必然也點滴在心頭。

難道沒有「更有效率」、「更無痛」的方法嗎?甚至,讓你不用主動去「求」職,公司或獵人頭就會主動發掘你?

這篇文章,就是要探討有哪些技巧,可以幫助你增加這類「被動」的轉職機會,並詳細介紹 LinkedIn 的效用與優化方式。

增加「被獵」機會的撇步:以軟體工程師為例

不論求職或轉職,「找工作」往往是件很辛苦的事。在美國,許多人戲稱 “Looking for a job is a full time job.”(找工作本身就是個全職工作)就反應了這個現象在競爭激烈的職場,可說各地皆然。

如果可以不用海投履歷、一間間公司寫求職信(cover letter,履歷與求職信撰寫技巧,會在接下來的文章中詳談),直接進到第一關電話面試,那該有多好?

這樣的狀況,至少在矽谷的軟體工程師行業,其實是天天在發生的——而且不只是經驗豐富的主管階層,中階或初階的工程師也有很多「被獵」的機會。但明明資歷、能力差不多,為何有人直接「被獵頭」、有人卻得從數百個應徵者中努力殺出重圍?當中的關鍵之一,其實正在於你的「網路形象」。

如果你有花心思維護好自己的 online appearance(網路形象),在一直缺軟體工程師的美國,相信你也必然常收到這類公司人資或獵人頭的主動來信。

那麼這個所謂的「網路形象」到底是什麼意思?這裡指的不是你有多少喜歡和你閒聊的「網友」、或平常在社群媒體上有多受歡迎(當然如果是應徵行銷或網路社群營運相關的職務,這點可能就是加分);而是指在你的專業領域,人資或獵頭公司是否能夠很快從網路上就認知到你的優秀能力,進而想要主動邀請你來面試相關職務。

三大網站,工程師可「重點經營」

以美國的軟體工程師為例,有幾個網站,是為了增加上述機會,需要好好經營的:

1. StackOverflow:可以說是軟體工程師的最佳幫手。在你能力所及的範圍,可以經常在你擅長的領域回答問題,得到點數、累積你的「權威」。之前我一個好朋友就是因為他的點數超過 3000 點,被 Google 的人資發現,在 StackOverflow 上直接「遞出橄欖枝」挑請參加面試,現在已經在 Google 工作了!

2. GitHub:軟體開發者的協作平台,眾多開源專案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軟體工程師們應該都會有一個帳號來管理你的專案。之前有一位前輩,因為在一個熱門的開源專案中持續幫忙,許多 pull request 都被納入公開版本中,結果在他改動的代碼超過 2000 行、變成第二名的貢獻者後,每週都會收到不下 10 個軟體公司的面試邀約。

受到鼓勵的我,也嘗試在熱門的專案中找尋自己可以貢獻處。雖然剛開始只有沒什麼技術質量的 pull request 被納入 Facebook 的 react 專案及 Google 的 Angular 專案,但即便不是為了「揚名立萬」,其實參與本身就能帶來許多經驗和成就感。

3. LinkedIn:這可能是不分產業,對許多求職者而言最重要、也是最容易開始改善的部分,因此下段起我會更詳細地一一介紹。LinkedIn 基本上就是你的公開履歷,而它比履歷好的地方是沒有篇幅限制,你可以盡情羅列各項豐功偉業、也可以在人資會搜尋的地方多加著墨。

現在美國幾乎每家大公司的人資,都會用 LinkedIn 來發掘人才,因此把最好的你表現出來,讓潛在的機會主動找上你吧!

如何優化 LinkedIn 頁面,讓機會主動上門?「自我介紹」部分

接下來,我們就一一介紹幾個在 LinkedIn 上「自我呈現」的重點:

首先, LinkedIn 個人資料最上頭,就是你的「概述」,有照片、名字、職業、地區、產業、個人化的資料網址及你的網絡人脈連結(connections)等。

照片:請放上稍微正式一點的照片,盡量避免用玩樂或完全不是你的照片(如卡通圖案等),畢竟這是你給潛在雇主或獵頭公司的第一印象。

名字:打上你的名字……(如果目標是跨國公司,以英文名字為主)

職業/職稱:我覺得這是第一個「撇步」之所在。與其打上「目前的職稱」,不如打上你「想要找的職務名稱」——例如你若希望會被 Full Stack Software Engineer 的職缺聯絡,就直接打上去吧。

可能有人會有疑慮,自己現階段的正式職稱又不是這個,這不是造假嗎?嗯……你覺得你現在的老闆,會在乎你在 LinkedIn上的「自我定位」嗎?不過有些人似乎會放上「理想任職公司」例如 @google 等,這就不是太妥當了。

地區:你現在的所在國家 / 地區,我不是很確定如果你選舊金山、但你現在其實人在台北的話,聯繫你的人資會不會覺得很奇怪,但也有人會選擇填上自己「未來想去的地區」。

產業:放上你理想的產業別。以科技業來說,Internet、 Computer Science 或其他軟體開發相關的產業,彼此沒有太大的差別。

個人化資料網址(url):你可以看到我之前的網址是 linkedin.com/in/brianpchsu,改一個短一點、容易辨別的吧!

網絡連結 (connections):你目前有幾個連結呢?嘗試把你認識的朋友、同事、各種場合認識的人都加入你的網路人脈連結吧!你的連結越多,你就越容易被看到;另一方面,如果你是人資,看到 2 個不錯的人選,一個有 300 多個連結,一個只有 30 個,你會先聯絡哪個人呢?——幾乎所有公司,需要的都是會團隊合作及願意溝通的人才,因此在LinkedIn 上,可別讓「只加超級好友」的習慣反造成你錯失職場上的機會。多 import 你各個 email 裡聯絡過的人吧。

接下來是「自介總結」(Summary)部分:

在這裡,請試想如果你未來的老闆只有 30 秒來考慮你,要如何在這 30 秒內讓他留下深刻印象?也就是 30 second elevator pitch (30 秒電梯自介)的概念。這個部分,得靠自己好好花時間來構思並撰寫,想辦法寫出個完整又精簡的介紹,把你出色之處都顯現出來;同時記得檢查拼字及文法,務求沒有錯誤。如果你有之前做過專案的圖片,也盡量放上來,圖片的吸引力是比純文字大很多的。

如何優化 LinkedIn 頁面,讓機會主動上門?「技能與專案經驗」部分

再來進入人資必會注意、但許多人較常忽略的重點——技能與經驗的部分:

你有沒有把自己「所有」擅長的技能,都放上 LinkedIn呢?人資們搜尋潛在人才時,很大一部分正是因為你所列的技能。同時請記得把最重要、你最強的能力(以軟體工程師來說,通常是軟體語言)放在第一位,這樣你的朋友、同事要 endorse (確認、背書)你的技能時,比較有機會被加到。

在列出你的技能後,也別害羞,不妨在各個社群網站上宣傳,請你的同事、朋友們幫你 endorse 你的技能吧!英文的概念是 No shame (沒啥好害羞的),讓你的理想公司,看到你的技能是被肯定的。

再來是「參與專案」的部份:

從學校時期的專案作業、平台上的開源專案、到所謂的 pet project (自己零碎時間做的專案),把每個都列上來吧!如果你有按照我先前的建議,把你的同學朋友同事等等都加到你的網絡連結中,也可以把合作的隊友都放在專案下,這樣既顯得專業,又看得出你是有豐富「團隊合作」經驗的人。

工作經驗部分:

請詳實地列出你「所有的」工作經驗,因為不像履歷只能一頁,你可以把履歷中被犧牲、移除的眾多成就,都放在你的 LinkedIn 工作經驗裡。這裡要強調的,是條列出你「豐功偉業」的同時,請一定要避免都是形容詞的陳述,盡可能「量化」你的成就。例如上圖中我所寫的:

• Achieved 27% reduction in bounce rate by minifying files and increasing website speed.

• Increased company website traffic by 100% through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具體清楚的量化數字,能讓未來公司可以很快衡量你的具體工作表現。

細節上多用一份心,潛在機會必然倍增

最後是所謂的「推薦人」部分:

這部分,可以商請過去的老闆或指導教授,幫你寫個 LinkedIn 推薦信——長度不用很長,但這個推薦等於能讓公司先看到你的 reference (推薦人),也增加了上面所有資訊的可信度。

至於學校成績與出版作品等部分,請照實填寫。GPA 等「成績」如果高的話可以填,但若不高的話就以「隱惡揚善」的原則直接忽略吧!(又或者說你可以填寫主修成績 Major GPA)

總之請記得,「優化」的大原則,在於呈現自己最好最迷人的條件,取得直接進入面試階段的捷徑——但未來公司的人資們都還是會 double check 你在 LinkedIn 上的所有資料,因此即使在「隱惡揚善」大原則下,當中的分寸仍須自己妥善拿捏,以免即使取得面試機會,仍直接在前面幾關就與理想工作絕緣。

其實,現在多數人資也都知道許多潛在求職者都會在 LinkedIn 上呈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自會做出專業判斷——反過來說,若你沒有好好優化自己的「被動履歷」,被獵頭或主動邀請的機會自動跳過,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同理,也要再次提醒:在 LinkedIn 「不可以有任何錯字或是文法錯誤」,就像你的履歷有錯字一般──如果你連「最該表現完美之處」都無法 error free (0 錯誤),絕大多數人資是不會浪費時間聯絡你的。所以改好你的 LinkedIn 後,記得請你英文好的朋友幫忙檢查,務必把所有的英文錯誤都改正好。

多用一些心、注意細節,經營好自己在專業領域的「網路形象」,是今日職場十分重要的「軟實力」之一。如果像我這樣沒有電腦科學背景、也沒有豐富經驗的「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如今都能時常被知名科技公司聯絡邀請面試,相信更有實力的你,把自己一路走來的經歷用心整理、包裝後,必能讓你有更多的機會。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矽谷求職戰】為什麼資歷差不多,你辛苦求轉職,他卻被「獵人頭」直接面試?》,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七大簡歷禁忌:不要放照片、不要寫自傳、不要烙英文、不要用醜字體
其實沒人在乎「你的一生」──跨國企業人員招募,寫給社會新鮮人的履歷教戰守則

作者簡介: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大學唸化學系,研究所到美國唸環境科學碩士,畢業後在美國投 800 多份履歷找不到正職工作,從無薪實習開始累積經驗。 因為需要處理大量資料,開始學寫程式,一寫之後就愛上了寫程式的工作。 在美國新創公司、及大型科技公司工作過。閒暇之餘,在我的部落格及粉絲頁分享自己的美國及矽谷經驗。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