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旱災頻傳!Google、臉書宣布「水正」目標,把水「補」回環境

圖片來源:Dreamstime
圖片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張方毓 編譯

ESG當道,全球大小企業宣布減碳目標,但除了碳以外,他們開始注意到另一個資源也急需保護:水。

8月,百事公司和臉書陸續宣布,要在2030年達到「水正效益」(water positive)目標;Google在9月也跟上宣布相同目標;微軟更在去年9月就已經承諾要達成此目標。

什麼是「水正效益」?指的是回補到環境的水,比公司本身用掉的水還多。

目前看來,首先跳出來宣布具野心的水保護目標的企業,以科技公司為主。這是因為,它們的數據中心非常耗水,一座數據中心每天使用3到500萬加侖的水——相當於一個3到5萬人城市的用水量,大多水用來冷卻伺服器、機器學習系統和其他硬體。

在世界各地,水資源緊張正成為受關注的議題,除了台灣,加州也在今年經歷史上最嚴重的乾旱之一。在過去20年,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人均可用的淡水量減少了1/5。幫助公司測量對環境影響的非營利組織CDP也警告,企業如果不願採取行動、投資應對水資源風險,未來損失的金額可能比護水成本多超過5倍。

藉重複利用、創新技術減少用水量

那企業打算如何讓自身貢獻的水、能超過本身用水?有兩種取向,其一是從根本減少營運業務的用水量,其二是保護或挹注需要幫助的水文地帶。

首先是減少自身用水量。以吃水的數據中心來說,Google表示,它在喬治亞州的數據中心已使用回收廢水進行冷卻;臉書除了回收水重複利用,也強調它使用再生能源能顯著減少用水量,跟化石燃料相比,2020年,它因此節約超過3,800億加侖的水,足以填滿56萬個奧運規格泳池。

臉書和微軟也都開發新技術讓數據中心更省水,例如臉書能引進空氣進行冷卻,微軟進行測試,把一個小型數據中心浸在蘇格蘭海岸的寒冷海水中。

由於用水屬相對較新的環境影響指標,因此衡量「何謂省水」成為企業促進用水效率的重要事項。百事制定了2種內部衡量用水效率的標準:「最頂級」(best-in-class)標準,代表每公升飲料用1.2公升水、每公斤食物用0.4升水,以及「世界級」(world-class)標準,代表每公升飲料用1.4公升水、每公斤食物用4.4升水。

透過設定明確的用水效率標準,百事公司內部可就這標準減少用水量,也因此在水資源緊繃的地方,百事表示它每年得以省下110億升用水量,比以前大幅減少50%。

根據各地需求,保護、修復水源

對企業來說,回補水到環境裡並非易事,需要更細膩的理解和做法。

CDP北美公司和供應鏈負責人菲施威徹(Simon Fischweicher)說明:「當你排放溫室氣體時,它們全都成為全球排放的一部分,但世界各地的水安全狀況都不一樣。」有時候是水質問題,有時候是缺少水,因此企業除了會先分析各營運地點的用水狀況和危機程度,也會跟最了解當地水需求的社區深耕者——NGO合作。

曼哈頓學院政治科學教授查賽克(Pamela Chasek)表示,這種合作關係能帶來最能夠修復當地水資源的事,也是企業負責任的表現。

例如,臉書在猶他州老鷹山的數據中心,2020年開始跟市政府和NGO合作,投資並購買水權,確保200萬立方公尺的水整個夏天都留在附近的普羅沃河裡,助水生動物生長,而不是被用來發電。

Google也為各地量身訂作,跟科羅拉多河保護項目合作,針對提供美國西部數千萬人用水但面臨乾涸的米德湖,減少從該水庫抽水;在愛爾蘭都柏林,它安裝雨水收集系統,減少暴雨突然帶給河川大量流量、造成河川混濁,以改善利菲河和都柏林灣的水質;在洛杉磯,它則消除嗜水的入侵物種,改善附近聖蓋博山脈的生態系。

而微軟更做出令非營利組織印象深刻的事。2018年微軟和致力於保護淡水的Trout Unlimited合作,在微軟總部所在的華盛頓州,重建韋納奇河類似「河狸水壩」的結構,讓水在系統中停留更久,對鱒魚和下游農民來說很重要。Trout Unlimited的人員憶述,當時微軟的員工真的出現了,穿著靴子、戴著手套,一起建造水壩,顯示微軟教育並鼓勵員工親自保護水資源。

除了節水和修復水資源以外,科技公司也善用它們的專長,幫助各地觀察和預測水資源短缺。例如,Google和學術界及政府研究人員共同開發網頁應用OpenET,根據衛星數據顯示水蒸發時的移動方式和位置,供農民、地主和水資源管理人員使用。

微軟也和政府及其他企業合作創建Vector Center,具備感知現實引擎(Perception Reality Engine)技術,能使用降雨量、地表水量、植物生長等數據,繪製世界各地的可用水資源圖,並標記正在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危機。

經歷過限水的台灣人能夠體會,水不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品,而是需要珍惜、保護的資源。從大企業的做法,可以進一步看到,保護水,需要我們親身去了解環境不同的需求,正好提供人們保持謙虛、學習和自然共存的良機。

參考來源:ForbesPopular ScienceE&E NewsGoogle BlogMicrosoft BlogPepsiCo NewsTech@FacebookFacebook Blog

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Google健康「3年敗局」內幕:憋屈的CEO、自大的工程師、狂熱的信徒

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哈佛商學院教授:年輕上班族「這種觀念」,會害了你

郵局跑腿,也能為公司省一大筆錢!「有遠見」上班族,是這樣工作的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