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功能不彰及個人主義 釀成歐洲百年大疫

抗疫週年(中央社記者唐佩君20日布魯塞爾專電)武漢肺炎襲擊全球一週年,回顧疫情風暴起於中國,卻肆虐歐洲逾2000萬人染疫,這場百年大疫背後,除世界衛生組織功能不彰外,歐洲民眾強烈個人主義不願守規及無邊界也加速病毒傳播。

2019年12月30日,全球正沈浸在跨年倒數的氣氛中,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出關於緊急通知,表示華南海鮮市場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31日世衛組織(WHO)駐中國辦事處是從武漢健委會網站上看到消息,同日台灣便向中國疾控中心查證,並向世衛發出電郵,對武漢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提出警示。

但中國至2020年1月3日才向世衛通報武漢不明肺炎群聚性病例,病毒隨假期跨境旅行散播,很快便踏上歐洲大陸,1月24日法國向世衛通報3病例,他們都有武漢旅行史,這是世衛歐洲區域首批確診。

1月27日德國也確診首宗病例,1月30日義大利確認2名中國遊客篩檢陽性,義大利隨即宣布暫停與中國航班,1月31日更宣布進入為期6個月的緊急狀態,是歐盟首例全面防堵的國家。

在武漢出現群聚病例一個月內,疫情猛烈襲擊歐洲,西班牙、法國、德國等國病例上升,一開始大家認為只是「像感冒一樣」,住在養老院的老人及第一線醫護人員才是高風險群,但最終疫情走向大爆發,除各國反應不一外,也恐與WHO機制失靈、歐洲特有文化民情息息相關。

世衛自武漢爆發疫情後,對外發言被指偏頗中國,1月14日世衛在官方推特發文,宣傳中國的初步調查「沒有明確的人際傳播證據」,令同日世衛專家只能小心翼翼在記者會上說個人認為病毒恐「有限度」人傳人。

1月22日及24日世衛未宣告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直至1月28日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親赴北京拜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後,1月30日才終宣布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緊接著多國專家評估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 ,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將走向全球大流行,但譚德塞2月底仍堅持認為草率使用全球大流行一詞,只會放大不必要及無根據的恐懼及污名化,還會發出錯誤訊號,讓大家認為已經無法控制病毒,強調「這與事實不符」。直至3月11日才承認疫情確已全球大流行。

此外,世衛直在3月底仍建議民眾沒事不用戴口罩,認為染疫者或照顧病患的人才須戴口罩,遲至6月6日才更改防疫建議,呼籲在疫情嚴重的地區以及難以維持社交距離的地區必須戴口罩,但當時全球確診已高達670萬例、近40萬人死亡。

除了防疫專業評估及建議未即時外,世衛另被質疑政治上屢為中國美言,導致多國輕忽病毒嚴重性。

譚德塞在疫情之初曾說中國封鎖措施為世界爭取了時間,並肯定中方「公開透明」發布資訊。2月時他更在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時說:「有太多人評論我稱讚中國。我對中國的稱讚是實至名歸的,我將繼續讚揚。」

美國總統川普多次指責世衛未盡到職責,是中國傀儡,以中國為中心,進而宣布美國退出世衛,國際社會也有質疑,在2020年5月世界衛生大會上,以歐洲聯盟為首,全球逾百國通過決議,要求世衛針對疫情起源與應對進行獨立調查,並了解在世衛處置是否失當。

此外,歐洲歷史上雖有多次瘟疫以及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打擊,但這次疫情爆發,其社交行為特色加上強烈的個人主義及注重隱私,防疫觀念與亞洲國家有很大落差,讓防疫大不易。

以疫情嚴重的義大利為例,義國民防局長波瑞里(Angelo Borrelli)曾表示,義大利人個性外放可能是導致病毒擴散的原因,喜愛社交生活,非常熱情、非常豪爽,有很多接觸,像握手,親吻及擁抱彼此。

例如3月疫情已嚴峻,但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前往義大利參加法義高峰會時,還是與義國總理孔蒂(Giuseppe Conte)臉碰臉打招呼。

義大利1月底開始封城、3月開始鎖國,法國、德國至全歐也陸續跟進,除禁止集會、關閉餐廳、咖啡廳等非民生商店,更實施外出限制及宵禁,歐盟更在3月宣布關閉邊境禁令,無論「硬」或「軟」一連串限制令,但在強烈個人主義下許多民眾不願意犧牲小我,換取社會利益。

歐洲許多人不願守規,不願戴口罩、或口罩只戴在鼻下、依舊私下聚會辦趴,甚至上街要求公民自由,直至11月各地仍不斷有反對防疫措施的示威活動。

另外,相較亞洲有些國家透過定位技術嚴格執行隔離,但歐洲相對鬆散,採取自律做法,即使歐洲一些國家推出追蹤接觸史APP,讓民眾自由下載,但願意使用者並不多,因為憂身隱私遭侵犯。

國際機構功能不彰與民眾強烈個人主義導致歐洲第一波疫情遏止困難,到了2020年底至2021年初,民眾因天氣轉冷待在室內,且耶誕新年假期家庭團聚近距離接觸,再加上英國出現傳染力更強的變種病毒、多次嚴厲封城人民防疫疲勞,導致英、德、法及義大利等多國疫情再拉警報,歐洲迄今已逾2000萬人染疫。

好消息是歐洲各國2020年12月底開始接種疫苗,期盼盡早達成群體免疫。至於何時能結束大流行,得視疫苗產量增加速度,及是否通過變種病毒考驗而定。(編輯:林憬屏)1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