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五中登場 聚焦經濟與抗美

新冠疫情、中美對抗、全球經濟衰退,特殊的背景下,讓26日起開幕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備受關注。這次會議一連舉行四天,在29日閉幕當天,約於當晚八點左右,新華社會發布會議公報,至於十四五規畫建議稿全文,將於十一月三、四日左右發布。

五中全會上,十四五規畫將亮相,還將推出2035年遠景目標。「五中全會」全稱為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五中全會。其含義就是中共第十九屆黨代會選出的中央委員會召開第五次全體會議。按照中共黨章,全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名義上,中央政治局將向中央委員會進行工作匯報,接受監督。

未提GDP增長 兩會首見

大陸在改革開放後,逐漸形成政治傳統,每次黨代會後要進行七次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每次全會也有不同的任務。「一中全會」和「二中全會」分別為決定黨內和政府的人事安排。歷屆「三中全會」則聚焦往後五年要推行的重大經濟改革措施。「四中全會」通常以黨建為主,「五中全會」則會審議下一個五年規畫。

所謂五年規畫全稱是「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綱要」,在此前,陸多次強調「十四五」規畫十分重要。1997年中共十五大時,江澤民首度提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到建黨一百年(2021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年(2049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後來習近平上台後,逐漸明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

所以,十四五規畫會反映出兩大主題—經濟復甦和減少美國的影響。十四五規畫的另一重意義在於,中國的壓力劇增,大陸官方稱之為「我國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大陸兩會時就首次未提出年度增長目標。「十四五」規畫可能延續這種策略。

雙循環 成十四五主線

今年7、8月間,「十四五」規畫逐步成形的同時,高管在各種場合頻密提及「雙循環」,即「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外界普遍認為,即將結束的中國「十三五」規畫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可以推測「十四五」的主線將是「雙循環」。「十四五」規畫能否從戶籍制度、社會保障、收入提升等方面,彌合這道鴻溝,創造更堅實的中產階級,成為看點。

在「五中全會」之前,中共的政治局會議上就透露,在五中全會將提交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上述「兩個一百年目標」中,在2017年10月的中共十九大上,被習近平分解成兩步,「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由此可看出,2035年遠景目標應是著眼於「奮鬥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期目標。此外,2035年被塑造成一個關鍵年份,再加上此次2035年遠景目標,不少國際媒體表示,這顯示習近平擬長期執政。如果習近平繼續執政,到2035年,他將82歲。

製造業升級 低調部署

除了例行的「五年規畫」和罕見的「十五年遠景目標」,大陸曾推出另個十年規畫,即2015年5月出台的《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但隨著2018年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和科技戰,《中國製造2025》被視為主要打擊目標。去年大陸兩會上,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未提及《中國製造2025》。不過,在美國對大陸科技企業的打擊力度更大下,可以預見,五中全會上審議的有關規畫,將會在製造業升級上進行低調而務實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