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20大發言人:中經濟長期好轉 「清零」效果最好

受新冠疫情、國際環境影響,中共20大召開期間,中國經濟發展正面臨空前壓力。中共20大發言人孫業禮15日對此回應外界質疑,強調中國經濟長期好轉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堅持疫情「動態清零」是最經濟的、效果最好的,雙循環格局與對外開放不衝突、限制資本無序擴張與民營經濟發展不互相對立。

中共20大15日舉行首場記者會,孫業禮除公布20大議程和籌備情況,也回答外界關注的問題,近半媒體聚焦於中國經濟發展議題,包括經濟的快速增長是否結束,疫情「動態清零」是否讓中國被孤立等。

在回應經濟增速時,孫業禮稱,2013年至2021年,中國GDP年均成長6.6%,高於世界2.6%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平均值3.7%,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保持如此成長速度是非常難得的。

孫業禮接著緩頰稱,成長速度是衡量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但不是唯一指標,並提及中國科技實力、綜合國力的發展等。他稱,受到新冠疫情和國際環境等因素影響,中國經濟面臨較大下滑壓力,但採取一系列措施穩住經濟大盤,中國發展仍具諸多有利條件,長期好轉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他說,下一階段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有效需求,保障糧食能源安全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大穩就業政策實施力度,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至於中共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孫業禮說,這與對外開放不相互衝突,強調「中國決不會自我封閉,開放的大門只會愈開愈大」。

針對中國對互聯網平台監管趨嚴,他說,不能把限制資本無序擴張和促進非公經濟發展對立起來看,民營經濟始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經濟基礎,強調為資本設置「紅綠燈」,是要使資本健康發展,是有利的。

談到疫情,孫業禮說,「動態清零」是立足中國國情、遵循科學規律制定的防疫方針,能最大限度減少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正常生活的影響,這樣的防疫措施是最經濟的、效果最好的。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每隔1天就打臉1次」G20拜習會 仍有變數?
習掌權10年拚與美「終極一戰」 備戰態度1979年來首見
涉殺華裔律師李進進 女嫌精神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