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蔣昌俊:一體兩翼加個引擎,上海人工智能的發展需 「因地制宜」

從令人質疑到堅信,人工智能隻用了近三年的時間來 「說服」 大眾。而這幾年的時間,其本身也在蜕變,目前,人工智能從理論應用過渡到實際落地應用。儘管目前的人工智能應用滲透率與理想狀態仍然有差距,但如 AI 老師、AI 醫生、各種機器人等琳琅滿目的人工智能應用已經不是空中樓閣,而是真正進入實際應用流。

那麼,作為一項新應用技術,接下來整個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會呈現什麼樣的特點?我們應該如何預見這次技術變革的特徵,乘 「風」 而上,將技術轉化為發展的硬實力?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東華大學校長蔣昌俊基於上海的人工智能發展經驗,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從單一走向多場景的人工智能產品

「近兩年如圖像識别、語言識别、機器翻譯等人工智能技術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實際產品也在發揮作用。」 首先,蔣昌俊對人工智能的落地表示積極態度。但他同時也指出了人工智能目前的掣肘:應用還是處於單一場景。「但人工智能有泛化的過程和趨勢,所以會從單一產品向適應多場景的產品狀態過渡。」 他以去年 「DeepMind 在 AlphaZero 上的成果被《科學》雜誌接受」 一事做例子解釋。該論文表示研發出了一套算法框架可以與人類對戰圍棋、國際象棋、日本將棋,並取得勝利。

他認為,人工智能與棋類的結合其實是解決了按照規則來執行的有限問題。而實際系統比如說自動駕駛,所處的環境是復雜、無法預料的無限開放系統。所以,除了基於計算機的智能,我們還要尋找更多類似人類的形象思維。而這就需要更加前沿的探索和大膽的實踐。

人工智能領域的 諾貝爾獎

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化的經濟金融中心,也是人工智能方面前沿的積極探索者。其在醫療、教育、金融等方面有着深厚的實力積累,而且為人工智能提供了數據與應用場景方面的溫床。簡單來說,這座城市本身包容、大膽的風格和其自身的豐厚實力基礎與人工智能的發展需求一拍即合。

而實際上,上海也在馬不停蹄地進行人工智能高地建設。除了一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其從去年開始還組織了挖掘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場景的 AIWIN 大賽,並打造了一項人工智能領域的 「諾貝爾獎」——SAIL 獎。該獎旨在,激勵全球範圍内在技術上做出方向性突破、應用創新,正在或將要改變未來生活的人工智能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蔣昌俊也是去年和今年連續參加兩屆大賽的專家。說起為什麼會對 SAIL 獎的評選如此關註,他表示:「很多組織都設置了人工智能相關獎項,但上海在這方面有自己顯著的特點:一是定位具有差異性,強調場景;二是強調創新和引領。上有引領,下有紮實落地。」 根據這樣的思路,他認為需要兩個方面同時推進。一方面是將計算智能深入推廣道具體應用問題中。另一方面是要從理論上解決源頭性創新。

一體兩翼加個引擎

「我認為上海首次提出場景的挖掘非常有意義,因為場景清楚後,再把邊界技術條件定義清楚,算法就能夠有效實施。只有對單一場景應用越來越清楚,我們才能多場景叠加,實現通用應用。」 蔣昌俊認為場景應用的突破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必經之路。但同時,他表示上海的人工智能也不能所有事都幹。「要有所側重,結合我們的特色,結合’ 一體兩翼加個引擎’ 的發展策略。」 他說。

蔣昌俊仔細介紹了該策略:

「一體」 即 AI 研究型,在基礎性研究方面加緊實施。

「兩翼」 指的是兩方面的 AI 發展,一是生產型,如智能建造、智能製造等跟實體經濟相關的方面;二是生活型,如購物、貿易、交通,醫療教育等應用。

「引擎」 指的是:培育獨角獸企業和培養高層次的 AI 人才。

根據這樣 「量身定制」 的發展思路,人工智能領域的 「諾貝爾獎」 的評獎標准也有很明顯的特徵。蔣昌俊勾畫出了心目中的 SAIL 獎形象。他認為 SAIL 獎需要有很強的特徵,其中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在原創算法、基礎研究上的創新。「我們跟美國相比,缺乏原創性算法技術和原創型高端人才。在引進一些國際上的大企業,或者與專家合作建立中心時,我們還應該註重本土的創新。」 他表示,要有一部分人在基礎研究方面坐得住冷板凳,靜下心來做一些有質量的創新。「我認為在基礎方面應該着力去挖掘它的本質,沒有的話,寧缺毋濫。 」 他補充道。二是技術層面,即把需求和基礎研究結合在一起。三是在場景應用、產品方面、或者商業模式方面的。

我們都在期盼着通用、普惠人工智能的到來,為此,有無數的從業者與專家都在前沿探索鋪路。如何讓這個願望更早實現?蔣昌俊認為,普惠人工智能的到來需要定義其法律的邊界,基於此,技術性的普惠則是各場景的落地實用。此外,他還表示,無論是法律邊界還是場景落地,上海都處於探索的前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