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現沙塵及霾 環保署持續監測並應變

【民眾網黃楸玲/台北報導】

根據最新觀測資料、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及空氣品質模式模擬資料,中國內蒙地區3月10日出現沙塵現象,PM10小時濃度達1500微克/立方公尺,氣象局預報3月12日晚間大陸冷氣團南下影響,環保署研判,此波沙塵對臺灣空氣品質不大。

另中國北京及河北3月10日出現霾現象,預測3月12日晚間霾將影響臺灣空氣品質,北部地區PM2.5小時濃度將達30~40微克/立方公尺,竹苗以北地區空氣品質多為普通到橘色提醒等級,中南部地區空氣品質為橘色提醒等級,局部達紅色警示等級。3月14日起轉東風天氣,西半部地區風速較弱,須留意污染物累積情形,空氣品質為橘色提醒到紅色警示等級。

環保署表示,自3月5日預報注意到中南部地區空品將有變化,就開始協調台電公司等相關燃煤電廠降載減排;而3月9日因應北部空品狀況不佳,再透過跨區應變會議協調台電公司增加林口電廠降載,以及擴大麥寮電廠降載量,來因應本次空品不良情形。統計3月5日至10日下午2時,協和、林口、中火、麥寮及興達等電廠總計降載電量達8.3億度,減排硫氧化物等污染物共約530公噸,約等於新北市(160萬戶)48天所需電量造成的排放量。

另外,各地方政府也持續執行各種應變作為,包含通知工廠降載減排、車輛攔查及露天燃燒稽查等,另亦透過媒體、跑馬燈或通訊軟體等多重管道,提醒敏感族群及學生加強健康防護。

總計這段期間共有17個縣市加入執行應變措施,並有桃園等12個縣市成立府級指揮中心或應變小組,基隆、雙北及桃園市針對車輛與工廠的北部空品區聯合稽查,雲林以南6縣市針對營建工地的聯合稽查等。未來幾天氣象環境仍不利污染物擴散,環保署與地方政府會持續掌握空品趨勢,採取各種應變措施及通報健康防護等。

空氣品質會受氣象條件影響,春季天氣變化快速,空氣品質不良時,環保署提醒應注意防範,敏感族群或是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較弱者,在戶外減少劇烈活動,配戴口罩防護。

2023年03月11至13日,三日空品區預報(圖: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
2023年03月11至13日,三日空品區預報(圖: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

更多新聞報導:
春暖花開 享受綠色淨零輕旅行
環保署與全環總工會攜手合作 守護清潔人員工作安全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