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股價泡沬已現?中芯獲利比聯電差 但市值要追趕台積電!

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昨(16)日登陸A股科創版,收盤時股價暴漲202%,總市值達到5917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48 兆元),不僅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也是大陸市值最高的上市科技大廠,並且是首家完成實現「A+H」的科創紅籌企業。

不過,原本在港股掛牌的中芯國際,16日在H股收盤價卻暴跌25.2%,以股價計算,市值則只有1643億港元(約新台幣6243億元),相較A股股價計算出來的市值,大約縮水到只剩四分之一。

這種A股和H股表現完全背道而馳的極端差異,可以說是全世界資本市場少有的現象。以台積電為例,台積電在台灣及美國都有掛牌,但兩地交易價差始終維持在很低的比例,頂多只有幾個百分比。

因此,早年台積電美國交易價格較台股高時,大股東認為美國存託憑證(ADR)流通的交易量較少,因此有大股東將台股股票轉成ADR賣到美國市場,一方面賺價差,另一方面也增加美國市場的籌碼。

不過,如今中芯在A股及H股的交易價差高達4倍,A股本益比則高達370倍(見下表)。若比較中芯與台積電、聯電的獲利及市值,中芯獲利比聯電低,但市值卻已達台積電四分之一,許多大陸股民甚至相信中芯市值即將追上台積電,瘋狂程度簡直令人難以想像。

中芯A股的狂熱表現,顯示買盤對於中芯的追捧已達頂點,而其中關鍵又是因為大陸官方強烈支持半導體產業,中芯是目前中國寄以重望的晶圓代工廠,才形成中國股民熱烈搶進的股市狂潮。

新股上市搶賺價差 股民看短不看長

不過,這種股市呈現高度價差的對比,中長線來看,恐怕價格還是要趨於一致,因為,目前上海與深圳股市都和香港有滬港通及深港通的交流制度,南下與北上的資金交流頻繁,如今同樣一支股票,卻在兩地出現這麼大的價差,聰明的資金當然會想到香港買便宜的股票,賣掉在上海貴了4倍的股票。

買低賣高是理性投資人最簡單的操作手法,但是從中芯A股與H股的高價差,顯示中國股民喜歡操作新股上市,追求短線獲利暴漲的特色。由於新股上市五天內股價沒有漲跌幅限制,一般也都會有所謂「蜜月行情」,因此股民通常是先追價上車再說,即使明知道買到的A股貴了4倍,但在利字當頭下,一樣很難保持清楚理性的腦袋。

中芯股價的飆漲,以及伴隨而來的驚人市值,加上目前製程技術仍落後一級大廠甚多,大陸股市目前也有呼聲提醒股價有泡沫化的疑慮。

不過,看到中國股民如此瘋狂,台灣投資人可能會覺得好笑,但是別忘了,早年台灣股市的瘋狂程度也不下於此,不僅資產股可以飆上天,國泰人壽曾漲到1975元,已經下市的台火可以漲到1420元,之後流行的電子股,不同時代就瘋不同的電子產業,但都一樣可以炒到最高點,而且屢試不爽,每個悲慘的故事最後都是相同下場。

例如,90年代台灣最當紅的是PC相關股票,當時華碩、廣達掛牌時一股難求,股價分別漲到890元及850元,之後半導體接棒演出,聯電也一度漲到175元,市值與台積電並駕齊驅,之後又有矽智財元件的智原掛牌,股價更高達411元,讓半導體股熱到最高點。

因此,除了不同股市會不一樣的本益比,產業發展階段的不同,也一樣會出現天壤之別的本益比,這個差別不僅出現在大陸A股與台灣股市,就算香港股市與大陸股市也有差異。

補貼政策轉移到半導體 友達、群創受惠價格戰休兵

若比較兩岸的半導體產業,從90年代至今,台灣投資人對半導體的熱潮已逐漸回歸理性,但在這個過程中,依然有不少新創公司陸續掛牌。

除了繼續引領風騷的智財元件股如創意、力旺、世芯、M31、愛普及晶心持續發光外,更有意思的是,由於大陸IC產業尚未成氣候,因此有多家由中國大陸創業家創辦的IC設計公司,包括譜瑞、矽力到晶相光等公司,都選擇到台灣股市掛牌,譜瑞及矽力也因獲利突出,如今都是千金股。

至於在對岸,過去有很長一股時間,大陸並不重視半導體股。但前年開始的美中貿易戰,再延伸到半導體科技戰,開始全面發展「中國芯」,半導體股也跟著飆漲,包括匯頂、韋爾等都成為股市漲幅最大的族群。

此外,早在2004年就在港股掛牌的中芯,除了上市後兩年股價稍有表現,之後股價長期維持在10元港幣以下的個位數,其間還曾因為侵犯台積電機密而打輸訴訟,送給台積電一成的股權,直到去年美中科技戰後,中芯股價才開始大漲。

有趣的是,最近台灣面板雙虎友達、群創因為第三季面板漲價,股價表現不錯,這與大陸產業政策也有些關係。

面板能夠漲價,除了因為韓商三星退出LCD,導致供應量下滑外,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大陸將各種投資及補貼都轉移到半導體產業,導致對面板產業的補貼大幅減少,大陸面板廠商過去接受很多政府補貼,如今少了這個挹注,價格戰也跟著中止,受惠的則是台灣同業。


更多今周刊文章
國旅行為大調查:不到5%想跟團,這兩個地點最熱門
6字頭變百萬!47年公寓房價三級跳 專家揭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