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來就是吃人體制,數位科技使其更獨裁專權」 謝金河:台灣人如何避免戰爭 是大家共同挑戰

今周刊董事長謝金河今(4)日在《變調的中國夢》新書座談會中指出,習近平體制從來沒放棄統一台灣,這是未來式、也是現在進行式。台灣人要如何變免戰爭,是大家共同面對的挑戰。

謝金河認為,人類追求合理生活方式是天經地義,「中國原來就是吃人的體制,現在這個吃人體制,用更現代化的數位科技,更加獨裁專權」。

知名政經作家范疇在同場的《後中共的中國》新書座談中指出,從中國地方財政惡化的狀況來看,中國已經步入他定義的「後中共的中國」,因為這意味中共開始失去實質控制力。

但他提醒,「後中共的中國」過程至少長達十年,而且不見得中共在這段期間會崩潰或垮台。

范疇認為,至少在未來十年,台灣對「後中共的中國」所帶來的各種土石流,要有心理準備,並且應該在這段時間開始改善台灣本身、建立台灣的主體性,也就是在「法治的基礎上,達到全民和解」。

 

白紙革命蜂起 恰好呼應今周刊這兩本新書

 

今周刊今天舉行謝金河《變調的中國夢》與范疇《後中共的中國》等兩本新書的座談會,吸引上百位讀者參加。

 

現場還有多位特別來賓出席相挺,包括了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台北醫學大學董事李祖德、台灣產業創生平台創辦人黃日燦、福和會理事長林逸民、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與前日本仙台市市長梅原克彥等人。

 

近期中國各地爆發白紙革命,示威浪潮從中國本地擴大至日本、韓國,甚至歐洲,被認為是1989年六四事件以來,中國最大規模的集會示威運動,恰好呼應了今周刊出版社近期出版的這兩本新書。

 

 

鄧小平宣示改革開放 奠定謝金河研究中國方向

 

謝金河在座談演講中回憶,1978年他就讀政大企管系二年級,適逢當時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改革開放,讓他覺得中國可能將有極不一樣的面貌。他思考人生方向,決定不走絕大部分企管系學生去考企管所的主流,而是考上了政大東亞研究所,專門研究中國。

 

他回憶,當時在政大國關中心不僅遍覽人民日報、大公報等陸港重要報紙,而且「從馬克思、列寧主義,到毛澤東思想」,全都好好研究過。

 

謝金河表示,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思想有三個主軸,第一是管他白貓黑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第二,摸著石頭過河;第三,讓少數人先富起來。

 

在老鄧奠定的基礎下,中國從江澤民主政的1992年至2002年,以及胡錦濤主政的2002年至2012年,經濟進入快速發展,當時中國的言論尺度相對較寬,「還有人可以罵江澤民王八蛋」,市場經濟也蓬勃發展。

 

到了2012年習近平上台,他第一任任內開始出重手反貪腐、打擊政敵。

 

等到第二任從2017年起,「厲害了我的國」、中國製造2025與一帶一路等三點成為執政特色,加上那一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開始抗中,使2017年成為中國政經情勢的重要轉折點。

 

 

「極權體制國家,經濟常常是一窮二白」

 

謝金河也提到,極權獨裁體制對人類威脅非常大。

 

他曾特別研究共產體制的國家,例如2015年赴俄羅斯、2017年赴古巴,2018年去了北韓,發現只要是極權體制的國家,最後代價是經濟常常是一窮二白。

 

「如果習近平體制走到更極權專制的路上,我相信中國經濟一定會付出更大代價,這是在我們有生之年可以深刻感受和體驗的。」

 

台灣社會也要重新思考,習近平體制從來沒放棄統一台灣,這是未來式、也是現在進行式。台灣人要如何變免戰爭,是大家共同面對的挑戰。」

 

范疇:烏克蘭獨立26年,是聯合國會員國,普丁照打!

 

范疇在座談演講中也回憶,他在1985至1987年定居北京時,看過「素顏的中國」,而非後來進入經濟快速成長期,與國際社會接軌的「好萊塢的中國」。

 

那,為何他從台灣出國,在新加坡、美國及中國發展數十年後,今年想要寫《後中共的中國》這本書?

 

原因就是,今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范疇說:「1990年代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至今26年,也有聯合國席位,so what?(那又怎麼樣)」

 

「普丁2014年說打就打(兼併克里米亞),2022年又打!」

 

他認為,若1990年代蘇聯瓦解後,有人專門研究後蘇聯的俄羅斯可能樣貌,相信對全世界都有貢獻,如今俄烏戰爭是否發生或許還很難說。

 

因此,現在就是台灣研究「後中共的中國」絕佳時機。

 

 

後中共的中國「只有生日,沒有期限」

 

范疇說明,如果從底層往上(bottom-up)觀察中國社會,根據他的定義,當中國地方財政有80%地方、連續兩年出現赤字,就是「後中共的中國」,因為這意味不論中共是還存在,都失去了對地方的實質控制力。

 

「我沒有說中共會崩潰或垮台,而是在我的定義裡,中共的實際影響力已經不存在。它只有birthday(生日),沒有deadline(期限)。」

 

他也分析,外界可能沒有認識到的中國社會面貌。

 

「中國是拼湊起來,強硬綁起來的拼花布」

 

「什麼是中國?中國是拼湊起來,強硬綁起來的拼花布。」

 

「中國除了人民幣統一了,方塊字勉強統一了,其他都沒有統一。語言、文化都沒有統一,所以中國很脆弱。」

 

「你叫一個溫州人去福州,會比我去德國還痛苦,(因為)根本沒有辦法溝通。」

 

「在浙江,跨一條小河,對面的人就聽不懂你的話。」

 

范疇:法治下的和解,才是新台灣的救贖

 

對於「後中共的中國」可能對台灣衝擊,他認為國人除了要對可能的土石流有心理準備,也要開始形成台灣本身的主體思想。

 

范疇指出,台灣要想改善內部、建立台灣主體思想,就要從「擺脫舊情綿綿」及「擺脫舊恨綿綿」開始做起,而建立新台灣主體性的基礎在於和解,和解的基礎在於法治

 

「所以,法治下的和解,才是新台灣的救贖。」

 

▲今周刊座談會的來賓大合影,右起為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黃清龍、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今周刊董事長謝金河、作家范疇、台灣產業創生平台創辦人黃日燦、台北醫學大學董事李祖德、福和會理事長林逸民,與前日本仙台市市長梅原克彥。

 

更多今周刊文章
「美國脫離英國獨立,誰說英國要把美國統一回去?」 曹興誠:兩岸統一毫無意義 全球最幸福國家都是小國
白紙革命》擔心閉嘴人就消失了...「李老師」是誰?被查水表3次,他仍記錄一切:我是被歷史選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