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勞力優勢不再? 專家:這幾個國家將成勞力密集製造國

受到美中貿易競爭、以及中國大陸的勞力優勢漸漸式微,有不少企業也都在思考要移轉到其他地區投資設廠,其中包含從日本北海道、韓國、台灣、東南亞到印度,都是亞洲替代鏈的一環,專家分析,隨著美國、歐盟對中國大陸進行出口管制,可能會加速替代鏈的形成。

圖/TVBS
圖/TVBS

這是印度工業區,街道上,一間間廠房林立,已經漸漸成為台商匯集地,包含邦加羅爾、清奈、孟買都是晶圓製造重鎮。

電子工程業者印度副總經理鍾宏駿:「像電子的組裝也會考慮在越南跟印度為主,也就是說泰國跟越南跟印度,應該成為電子產業,他們會去選擇落腳的一個地方。」

記者劉俐均:「除了中美競爭的關係,中國大陸的勞力優勢恐怕也將被取代。許多企業開始紛紛尋找新的機會,包含從亞洲的供應鏈來看,從日本的北海道一路向下延伸到印度,其中包含了我們台灣,這些未來有沒有可能形成,新的亞洲替代鏈。」

專家分析,產業鏈從日本北海道延伸到韓國、台灣、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最後到印度西北部的古吉拉特邦。而印度擁有廉價勞力優勢,甚至人口將超越中國大陸,成為不少電子廠投資的新目標,包含富士康、緯創、和碩等等都大力投資印度廠房。

電子工程業者印度副總經理鍾宏駿:「這些國家來看的話,相對於應該是印度的潛力,相對於比較大是在於,你不是只有做代工過,你有一個市場,是他已經有13億的人口,是可以再考慮在你代工的同時,是不是考慮這個內需的市場的需求。」

圖/TVBS
圖/TVBS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那印度其實是美國的大戰略之一,印度為什麼,因為印度向來是跟中國大陸是沒有那麼合,印度還有很大的潛力,跟中國是一個相匹配的一個國家,能力這個土地這些東西,但是印度成本也比較低,不過印度就是因為他的,他是一個民主制度,民主就代表效率比較差。」

尤其半導體產業,受到地緣政治影響最為嚴重,企業都在思考,不能單單把投資都放在中國大陸,如何布局新的供應鏈。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我覺得亞洲的這個替代供應鏈,其實我想從2018年美中貿易衝突,就開始在慢慢形成,那所以這已經不是成本高低的問題了,所以這個是品質的高低,或者是他信不信賴、附加價值越高的產品,它越容易回來台灣或回到日本去投資,還是有一些廠商可能會受到,這個成本的影響,那所以越南或印度東南亞這些國家,他們也就會慢慢的這個,形成一個新的供應鏈,這些新的供應鏈,其實是為了要取代過去中國在世界工廠,特別是以勞力密集生產為主的,這個供應鏈。」

根據全球半導體協會統計,馬來西亞出口的晶片已經佔全球將近10%,2022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的銷售額以美國為首,提升29%,日本16%、歐洲12%、亞太地區12%,中國大陸則是5%,另外,東協國家的積體電路出口總額占全球比重,超過四分之一,超越中國大陸,這些都顯示,未來的供應鏈中,大陸的優勢正逐漸消失當中。

圖/TVBS
圖/TVBS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我覺得現在已經開始在形成了,而且我覺得這個速度會加快、會加快原因最主要的原因來自於,現在不只美國對於這個中國,要進行出口管制管制越來越嚴,現在連歐盟他都要學習這個美國,開始對中國來進行這個出口管制,這個供應鏈勢必要被逼著,一定要加速的形成。」

儘管難以一時超越中國大陸,但日本、國、台灣,其實也早已伸手布局東南亞,亞洲替代鏈的模板雛形,也慢慢進入軌道。

更多 TVBS 報導
印媒:鴻海Vedanta合資半導體廠 將落腳古茶拉底省
印媒:鴻海Vedanta砸120億美元 攻半導體和顯示器
弄假成真「笑瑜珈」 調整呼吸笑出聲變快樂
岸田訪印度 邀莫迪參與G7強化南方世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