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強推疫苗外交,為的是哪椿?

Residents wearing masks past by a vaccination site with a propaganda board displaying the slogan
圖片來源:AP

⊙劉又銘

近日,本土武漢肺炎疫情急遽升溫。嚴峻的情勢,讓這個期待著一直享受歲月靜好的防疫模範島嶼,因為全球疫苗的缺乏,就此又出現了接受中國疫苗的「好聲音」。台灣,因此又從中國「疫苗外交」的絕緣體,突然又成了最前線。事實上,疫苗外交一詞雖因台灣過去一年多來抗疫相對成功,因此較少為人提及;但中國的疫苗外交在全世界攻城掠地,早已成為國際媒體討論的熱點。

經濟學人智庫近期剛出版了討論中俄疫苗外交的報告書。該報告書指出,相較於一般疫苗的商業採購,是政府與藥廠間的正常疫苗交易契約;疫苗外交則是,基於地緣政治利益而非單純的商業利益,進行主權國家間的疫苗交易。基於這個概念,觀察目前全球各大國疫苗產業發展與出口,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報告書所提及的中俄,或是正準備對全世界大量出口疫苗的美國,實際上都是疫苗外交的信奉者

中美目前疫苗外交發展現況

普遍數據指出,因為西方國家疫苗開發速度與生產成本都遜於中國,因此中國目前不僅是世界第一大疫苗生產國,也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究其原因,根據港媒《香港01》的報導,自去年疫情全球爆發後,中國因為國內有效的防疫措施,以及優質低廉的疫苗開發生產能力,使中國國內不似英美等國急需大量疫苗,因此能將疫苗投入疫情相對嚴重的國家。直至今年3月底為止,中國已出口近8,900萬劑疫苗至其它國家,約佔62%的產量。相較之下,西方世界疫苗生產國,由於國內疫情控制不似中國嚴謹,因此只能將生產之疫苗投入國內接種,所以出口的疫苗相對較少。

與中國相比,美國的疫苗產量雖急起直追約佔全球27%,但到3月底為止並沒有對其它國家供應疫苗。而美國更因為大量儲備疫苗,又不透過國與國管道進行直接援助,因此在國內外都飽受批評。直到近日拜登政府宣告,預計自今年6月起,向四方安全對話(Quad)合作夥伴日本、澳洲和印度提供疫苗,並制定「Quad疫苗夥伴計劃」,估算到2022年底前生產至少10億支疫苗。

中國對疫苗外交報導的回應

自2020年底習近平發表「疫苗是全球公共財」,並持續對外輸出疫苗,各國媒體開始對中國「疫苗外交」進行報導後,中國一直強調,自身並無施行「疫苗外交」;並且把疫苗外交當作一種「陰謀論的指責」,強調美國才是疫苗外交的始作俑者尤其今年3月時,美國宣佈以貸款形式提供墨西哥250萬劑AZ疫苗,希望藉此要求墨西哥阻擋難民進入美墨邊境,中國就把美國的此次行動,視為美國施行疫苗外交的重要事件。

相較於中國面對「疫苗外交」諱莫如深又破綻百出,膝反射就要反駁那些報導中國疫苗外交的態度,反而是美國國內一直有「不只要承認疫苗外交,更要加碼疫苗外交」的聲音。甚至將美國的全球疫苗供給戰略,視為如同二戰後支援歐洲重建的「馬歇爾計畫」。順著相同的思路,拜登在最近這次談話中也提及,美國在二戰時是民主國家的武器庫,這次面對疫情,也將是民主國家的疫苗庫,美國要優先支援認同美國價值的同盟國家。這些都再再顯示美國「開大門、走大路」大方承認自己就是在做「疫苗外交」。

《經濟學人智庫研究報告》載明,只要優先參與「一帶一路計畫」的國家,就可以先收到中國疫苗的「抖內(donate)」。其中,又以菲律賓100萬劑與緬甸170萬劑為大宗。中國甚至針對欲購買中國疫苗的窮國,直接套用「一帶一路」的模式,由中國放貸給一帶一路參與國,用來購買中國基礎建設之虞,也購買中國的疫苗。此批貸款10億美金,主要針對美國後院的拉美國家,藉此慈善之舉,塑造中國的正面形象、提升媒體影響力,擴充中國整體對外軟實力(soft power)。所以就算中國表面上極力撇清,但實際上的操作卻是其來有自,美國西東大學(Seton Hall University)外交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黃嚴忠(Yanzhong Huang)在《外交事務》雜誌所撰’Vaccine Diplomacy Is Paying Off for China’一文,即顯示中國的這種表裡不一

此外,中國官媒更針對美國儲存了人口基數幾倍的疫苗來做文章,強調美國此舉對廣大第三世界缺乏疫苗的國家而言,是種「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自私心態。所以美國批評中國搞「疫苗外交」,是因為美國見不得中國好,中國產能高、疫情管控好、國民需求低,其它國家很難同時達成以上對外輸出疫苗的標準

對中國疫苗外交的批評

中國官媒上述針對疫苗外交的反駁,看似有理,但實際上卻有其它問題。第一、這裡說的儲備量是只算購得數量,不等於已交貨後放在倉庫讓它過期的數量。如此一來,美國政府要如何彈性運用已購得之份額,尚有討論之空間。

第二、中國大外宣把自己吹噓得如此高尚,但中國疫苗大部分都不是無償對外援助,而是有賣錢的。根據《經濟學人智庫調查報告》顯示,印尼訂了1億2千5百萬劑、智利6000萬劑、土耳其5000萬劑、埃及4000萬劑、墨西哥3500萬劑、菲律賓2500萬劑,都是童叟無欺、真金白銀

第三、美國目前計畫對外援助共8000萬劑,六月結束前預計達到6000萬劑,此外拜登宣稱提供給「志同道合的朋友」再增加2000萬劑;中國雖然疫苗外交震天嘎響的講了快一年,但到目前為止其實只有1700萬劑,跟過去採買台灣農產品的承諾一樣,堪稱口惠而實不至的「芭樂票」典範。

第四、疫苗的研發、製造、儲藏、配送、施打需要相對應的供應鏈才能完整移植到其它國家,並不是表面上看到把東西從A點送到B點這麼簡單。光是要讓疫苗維持恆低溫的冷鏈就足以難倒許多先進國家,更遑論中國國力是否能支撐這樣的橫向移植也是相當令人質疑。至少巴西和土耳其的官員就抱怨,中國公司在運輸疫苗和原料方面行動遲緩。大幅延宕兩國的疫苗接種計畫。

第五、根據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CFR)全球衛生研究員Samantha Kiernan和美國西東大學(Seton Hall University)外交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黃嚴忠(Yanzhong Huang)在4月一篇《日經亞洲評論》的投書中表示,中國生產之疫苗,在產能、配送速度和最重要的防護效能上都有問題。

單就防護效能來看,相較於歐美大廠的RNA疫苗、蛋白重組與病毒重組技術疫苗,中國採取的是病毒減毒疫苗,技術相對落後、效能相對較差。雖然中國先前公布,國藥與科興疫苗效力可達79%,但在秘魯與巴西的研究都顯示,科興疫苗的保護效力不到五成。此外,施打中國疫苗後,不混打其它款疫苗下,中國疫苗是否對變種病毒具有防護力,也受到專家質疑。甚至在已大規模推行中國疫苗的智利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也可以看到疫情並無緩解。(雖然不同的實驗設計會有不同的疫苗效果測試結果,特此敘明)

第六、據CNN於5月12日的報導,中國官方宣稱,已在國內施打3億劑疫苗,但並沒有確切資料顯示這3億劑到底是第一劑還第二劑(目前幾乎所有武漢肺炎疫苗都需要施打兩劑才能保證一定程度效力)。加上目前全中國疫苗施打的進度嚴重落後於今年年初所設定,在年中前達成40%人口疫接種完成的目標,相當於5.6億人。若要如期達成這個目標,中國必須生產在6月前生產約11.2億劑疫苗;同時, 每天至少要為1150萬人施打。

然而,以中國國內兩大廠牌科興與國藥疫苗的生產速度來看,幾乎不可能如期達成這項目標,因為兩家目前的每日疫苗產量大約只有500萬劑。所以,縱使疫苗外交再怎麼吹噓「中國製造」與「中國抗疫」,疫苗接種目標無法達成的情況下,仍然是把中國國民健康曝露在疫情再度爆發的風險之下。

但為何中國甘冒如此風險,也要硬著頭皮在疫苗外交的領域上繼續開疆拓土呢?「衣食足而知榮辱」,衣食不足就急著當員外(援外),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的心態。因為只要讓「韭菜」繼續活在強國的迷夢中,對中共而言,家奴就會繼續服侍主人。因此,如何打造強國迷夢,就關係到中共一黨專政的統治正當性基礎。

中國積極發展疫苗外交的原因

中國積極發展疫苗外交與中共的統治正當性有關。中共政權的威權政府正當性是建立在強大的國族敘事之上。也就是說,中共之所以可以永久的領導中國人民,除了亮眼的經濟成長率以外,是因為中共保證中國作為世界強國的地位。只要對外顯示強大,對內無論如何破敗,都還是能維持小粉紅的支持。所以從「戰狼外交」到「疫苗外交」,這都是為何中共迫切地在國內貧困問題尚未解決的前提下,要對外大量投資執行「一帶一路」;在國內施打比例偏低的情況下,就堅持要對全世界展開「疫苗援助」的主要原因。疫苗外交展現的「疫苗民族主義」,正是強國敘事的重要骨幹,也是大外宣增加地緣政治利益的其中一環

尤其在這一系列結合疫苗外交的大外宣裡,《紐約時報》就曾揭露中國官媒刻意貶低西方疫苗安全性,強調莫德納及輝瑞等藥廠疫苗,沒中國藥廠研發的好。況且,從武漢肺炎全球擴散,世界各地抗疫效果不如中國雷厲風行來的有效,甚至歐美各先進國家元首也宣布確診時,中國大外宣系統就磨刀霍霍,不斷對外放送中國政策抗疫成功、獨步世界;到了疫苗發展階段,中國又再接再厲宣揚中國製造的能力與中國對世界的貢獻。《紐約時報》於2月初刊登〈是時候相信中國及俄羅斯疫苗〉(It’s Time to Trust China’s and Russia’s Vaccines)為題的評論文章;以及《華爾街日報》強調中國疫苗在全世界開疆拓土遙遙領先美國的報導,更顯示中國大外宣系統對美國主流新聞報刊的滲透。

中國疫苗外交下的台灣

上述這種延續「一帶一路」模式的「疫苗外交」,在大外宣機器的配合下,過去一年多因為台灣抗疫有成,因此相對雜音較少。中國疫苗外交苦無切入台灣大外宣的點。因此,去年中國疫苗外交與台灣的交集,並非直接的「入島入戶」,而是藉由供給第三世界國家疫苗,一方面提升自己在中南美、非洲與東南亞國家的外交影響力,降低美國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在降低美國影響力的同時,影響台灣極為少數的第三世界邦交國,藉提供疫苗來挖台灣的外交牆腳。

宏都拉斯就宣布獲得中國科興疫苗,並已計畫在中國設立辦事處;另外巴拉圭也表示,中國曾以疫苗利誘巴拉圭與之建交。對此,台灣外交部只能被動回應,承諾巴拉圭提供1650萬美金採購印度疫苗,並在我國疫苗進入第三期人體實驗緊急核准使用後無償援助巴拉圭

但近日台灣疫情急速惡化,中國國台辦抓準時機宣稱「願意盡最大努力幫助台灣同胞戰勝疫情」;並特別強調,廣大台胞「急切期盼使用大陸疫苗」,但必須「清除人為政治障礙」。藉著疫苗外交的路數,在台灣大搞「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統一戰線」,號召島內各路「在地協力者」共同響應中國疫苗,打擊執政當局聲望,動搖島內民心士氣。

大外宣吹捧中國疫苗、貶低西方國家疫苗,強調中國「偉光正」抗疫小尖兵形象的模式,到了台灣就以「批評政府無能,無法取得國外疫苗外,政治手段阻擋中國疫苗,又不願意透過中國代理取得德國BNT疫苗」;並且阻撓台灣取得世衛組織 COVAX機制下,全球分配的AZ疫苗;或營造蔡政府「不肯買中國疫苗」,也不願意透過中國代理商購買,因而「錯失德國BNT疫苗」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國內無論媒體或中國研究者經常認為,中國的目標是成為世界強權,因此會持續擱置台灣問題,把精力都放在與美國的鬥爭;或是台灣只是中國世界戰略的一環,不要把自己看的這麼重要,台灣不是中國的優先處理事項。

但事實證明,台灣經常是中國整體外交政策的最前線,任何戰略的擬定都會連動到對台灣的統戰與征服。以疫苗外交為例,從「入島入戶的聯合島內中共代理人推銷中國疫苗,藉此打擊反對中國疫苗者」;到「向第三世界國家推銷中國疫苗,藉此拔除我現有邦交國」,都再再證明沒有所謂的「台灣並非中國的優先處理事項」。

所以任何有關「中國全球戰略與台灣脫鉤」或「台灣不是中國的優先處理事項」的說法,都是違反常識與事實的宣稱。

余自束髮以來,粗覽群書,獨好屠龍之術,遂專治之,至今十餘載矣。從師於南北東西,耗費雖不至千金,亦百金有餘。恨未得窺堂奧,輒無所施其巧。由是轉念,吹笛玩蛇,偶有心得,與舊親故共賞,擊節而歌,適足以舉觴稱慶也。

更多思想坦克文章

疫情中勿忘善良的初衷

抗疫日記:我們回得去!

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