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視野-防風險 深化金融改革、強化服務

工商時報【董希淼】 剛剛閉幕的中國大陸第5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是在全球經濟增長趨緩、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複雜背景下召開的。會議明確3項任務、4項原則,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設立,將對中國金融業改革、發展和穩定產生深遠影響。 其中,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3項任務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下一步,中國應以這次會議精神為指導,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水準,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第1,透過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場結構。中國金融市場以間接融資為主,必須堅持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手抓,推進金融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善金融服務的結構和效率。 一方面,把發展直接融資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拓寬實體企業的融資通道,改善和加大實體企業的金融供給,降低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的槓桿率。 另一方面,加快改善間接融資結構,持續推進大型銀行體制機制改革,大力發展中小銀行和民營金融機構,創新業務模式和產品服務,滿足實體經濟企業多樣化的融資需求。同時,要透過改革創新服務模式,建立健全以投貸聯動為核心的科技金融服務模式,有效促進創新經濟發展。 第2,通過深化金融改革補足金融服務弱點。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是當前金融服務的薄弱環節。一方面,應進一步完善普惠金融體系,加快發展普惠金融,擴大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 要推動商業銀行探索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完善相配套的經營管理機制和組織架構,鼓勵其向金融服務的薄弱領域延伸服務、拓展功能、優化佈局,同時創新普惠金融服務模式,提高風險定價能力,打造差異化產品體系。 另外,要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積極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監管部門要破解綠色金融的體制機制束縛,加大對綠色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金融機構要進一步提升綠色金融的戰略認知和服務水準,對綠色專案實施差異化授信和考核機制。 第3,透過深化金融改革更好地防控金融風險。這次會議在維持「一行三會」模式基本不變的前提下,決定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金融監管協調將是其重要的工作之一。 同時,中國人民銀行的職責也得到強化。這將有助於提升監管協調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協調監管交叉性金融風險,更好地應對金融機構在綜合化經營中可能產生的各類風險。 第4,透過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金融雙向開放。建立一個更加開放的金融體系,既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需要,也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要求。 應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穩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擴大金融機構雙向開放,鼓勵境內機構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搆,為境外金融機構在華設立分支機搆提供發展空間;進一步完善QFII、RQFII制度,逐步放寬市場准入,擴大投資範圍。 同時,加快同有關國家和地區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加強跨境監管協作,加大對企業境內外融資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赴境外上市;參與「一帶一路」重點專案建設,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 綜上所述,深化金融改革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作,應堅持回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4項原則,周密部署、穩步推進,不斷取得實效。(本文摘自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