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全球化 帶路需強調文化

旺報【記者賴廷恆╱綜合報導】 「縱觀全球,『一帶一路』最有希望成為3.0版本的全球化!」鳳凰衛視評論員石齊平日前以〈「一帶一路」是中國版的全球化〉為題發表演講,特別強調與過去英國、美國主導的全球化相比,「在中國版全球化中,文化的因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澎湃網報導,石齊平日前應邀至廣州購書中心演講〈「一帶一路」是中國版的全球化〉,針對此一21世紀最重要戰略構想,分別由經濟、政治、軍事及文化四個領域,闡述其對「一帶一路」的理解。 在石齊平的眼中,「一帶一路」至少有8個組成部分,除了亞投行、高鐵、RCEP、人民幣國際化4項經濟方面的內容外,尚有包括遠洋艦隊、南海吹填造島、吉布地(未來可能還有其他地方)海軍補給基地,以及北斗導航系統等4項則與軍事相關。 石齊平剖析,「全球化」概念由來已久,真正的全球化始於3、4個世紀之前,當時英國經歷工業革命,建立議會民主制,成為世界上制度最先進、發展最迅速的國家,也主導以殖民主義、體系為主的首度全球化。 帶路如3.0版全球化 隨著兩次世界大戰結束,換由以「美元帝國主義」、「美軍帝國主義」為兩大支柱,美國主導的全球化2.0登場。如今川普上台似乎反映,美國表現出不太願意繼續維持上述國際體系的傾向。石齊平指出,值此之際,縱觀全球,「一帶一路」最有希望成為3.0版本的全球化。 石齊平認為,在「一帶一路」的建設過程中,文化的作用怎麼被強調都不過分,「在這方面,中國還在摸索的過程中」。 鄭和下西洋成典範 他舉明代鄭和率船隊下西洋為例,一般人只知鄭和為雲南的穆斯林,卻鮮少有人知道鄭和也是受過戒的佛教徒。多重身分為鄭和與沿線國家打交道時,提供許多方便,也助其圓滿完成任務。 時代的變遷已然決定,相較於過去英、美主導的全球化,中國版的全球化將由文化扮演關鍵因素之一。石齊平說,在「一帶一路」推動過程中,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中國均已具備頗多優勢條件;未來若能發揮、整合宗教、人文、民族等文化方面優勢,效果必然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