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後強勢「做自己」!我們將付出什麼代價?

文/楊少強、管婺媛 圖/Dreamstime

5月28日,中國人大通過香港《國安法》立法草案。美、英、加、澳發表聲明「嚴重關切」,歐盟27國外長聲明,此舉破壞香港一國兩制,「北京決心在香港推行《國安法》的計畫,使(歐盟與中國)關係發生了動搖。」《華爾街日報》評論,「香港自治面臨威脅。」

圖說:外在加內在,打造出一個被逼上獨行之路中國。讓全世界付出什麼代價?(來源:Dreamstime)
圖說:外在加內在,打造出一個被逼上獨行之路中國。讓全世界付出什麼代價?(來源:Dreamstime)

從近來一連串國際爭議,再到香港《國安法》, 中國正變成「一個不再擔心國際譴責、不受約束的中國。」《紐約時報》說。

為什麼中國會走上這條路?

在政治面,美國11月總統大選,尋求連任的川普猛打「反中牌」,挑戰者民主黨候選人拜登(Joe Biden)也拿香跟拜。蓋洛普4月中旬民調顯示,67%美國民眾對中國有惡感,創歷史新高,意味著反中就有選票。香港《信報》創辦人林行止評論:北京已看透在美國總統大選前,不管中國怎麼讓步,都會挨打,乾脆放開做自己。

在經濟上,「去中國化」方興未艾。白宮國家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呼籲,所有在中國的美國公司全部撤離。日本經濟產業省也編列2435億日圓,資助日商將生產線從中國等海外撤出。

在金融面,3月中旬九國央行與美國聯準會簽署「貨幣互換協議」,以解決各國美元荒,中國央行被排除在外。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揚說:「一個排斥人民幣、排斥中國的『同盟』正在形成。」

習近平也確實遭遇極大內部壓力。「為什麼他看起來不管其他人了,因為他面臨10幾個大問題,包括經濟下滑、貿易戰、美中關係惡化,又因為疫情,全球追責與索賠,當然還有黨內派系鬥爭。」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分析。

「世界需要中國,中國不需要世界」,中國不少企業的經濟活動不依賴外人,理念價值觀自然也不用迎合國際潮流,這正是中國能「走自己的路」的本錢。

外在加內在,打造出一個被逼上獨行之路的中國。這將讓全世界付出什麼代價?

預測一:香港議題發酵,世界加速分兩個系統

中國強勢對《國安法》立法,象徵對香港加強控制,引起歐、美反彈,香港金融地位可能將受衝擊。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5點制裁,其中2點「取消香港特別關稅地位」、「清理中概股」,就是衝著香港及中資而來。意味著美國把它和中國畫上等號。接下來考驗是:美國還會承認港幣的地位嗎?歐洲或其他國家是否會跟進?

兩強脫鉤,中國為了突破美國封鎖,短期內中國能實現的目標,就是與東亞整合,手段則是今年將簽署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認為,台灣未加入區域整合,將導致貿易移轉的效果。同樣品質的產品,成員國會傾向從具有免關稅優勢的國家進口,必然取代台灣部分出口機會。若台灣不再成為適合的出口基地,也會導致近來因貿易戰回流的台商外移。

預測二:各國不再合作發展,台商面臨兩倍成本

如果以更高的格局來看。美、中脫鉤,未來,全球恐怕要分裂成兩塊。「世界將分裂成美、中兩大陣營。」聯合國秘書長古提瑞斯(Antonio Guterres)警告說。

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介民認為,在面對美國產業脫鉤中國的壓力下,中共也正建立自己的產業價值鏈系統、打造自己的政經範圍,並加速走自己的路。比如5G中國化。

今年5月《經濟學人》指出,美國政府封鎖華為的意外後果是:過去1年,美國科技公司被排除在5G標準制定議程之外。「這已讓美國在制定未來技術規則上集體失聲。」《經濟學人》如是說。

若中國在各項規格都要走自己的路,將影響它在全球產業鏈的分工地位。但台商最現實的考驗是,以後若想把產品賣到美國與中國,可能就是2套規格與2倍的開發成本。

預測三:溫和派消失,易因政治正確擦槍走火

去年5月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被炸20週年,中共喉舌《環球網》刊出一文:「20年後的今天,看誰還敢『誤炸』我使館!」從息事寧人到誰敢惹我,凸顯中國改革開放42年來最大轉變。

「習近平現在就是一副『無賴賭國運』的樣子……,對習近平而言,與其示弱,不如示強。雖然代價看來高,但『我在面對美國這麼強的霸權壓制下,還敢對抗美國,收回香港誒』 這是唯一一招了。」明居正說。

這恐怕都將讓溫和聲音,在內部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中國將更強硬。

預測四:不認同中國就滾蛋,被迫在市場和價值觀選邊站

中國已經在逼企業表態。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5月29日表示,一個多星期過去了,滙豐銀行還未就香港《國安法》表態。「滙豐的利潤主要來自中國,這家自稱英資的銀行萬萬不能一邊賺中國的錢,一邊跟著西方國家做損害中國主權、尊嚴和人民感情的事。」

梁振英的意思很清楚:企業想賺中國錢,就要認同中國價值觀。在「市場」與「價值觀」裡,只能二選一,沒有灰色地帶。不認同中國價值觀就滾蛋。

對台商而言,兩邊討好已無法奏效,不再有灰色地帶。即使半導體代工龍頭台積電,也須在中、美兩陣營裡選邊站。這些都顯示,在「友中」、「反中」價值觀激化對立下,企業的模糊空間越來越小。

預測五:夾縫中的我們,得先想「自己是誰」

在兩強相爭的局面下,其他國家有兩個選擇:一是關緊大門明哲保身,二是擴大交流化解分歧。前者短期有利,長期卻有大害,後者短期花高成本,長期卻能共存共榮。

現在,我們都應該把「自己是誰」說清楚與想清楚,才能在商業上做出取捨,在國家定位上,依循價值觀做出選擇。

當中國「走自己的路」, 就如一個人逐漸走上被社會孤立之路,我們是要交流化解心結,或關緊大門自掃門前雪?選擇沒有對錯,只有不同代價要付。這恐怕是中國「走自己的路」之際,值得世上每個人思索的問題。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699期。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家樂福砸32億併購頂好!挑戰全聯憑什麼?6個月電商外送練兵揭密
美國暴動為何如此嚴重?黑人:病毒殺我們、警察殺我們、經濟也殺了我們
6月星座運勢》射手錯過的機會再敲門、雙魚實力被認可...工作運前三名出爐
一季虧2億淪飯店股第二慘,為什麼寒舍拿米其林餐廳做吃到飽也救不了?
多喝水不會軟化大便、多運動不會讓便祕改善...關於便祕你一直搞錯的幾件事

更多國際相關新聞
我最棒! 川普發推特:感謝總統川普
疫情未遏止 印度再遭30年最嚴重蝗災侵襲
「人類的錯」 地球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已成「現在進行式」
Google「無痕模式」蒐集個資 集體訴訟要求賠償50億美金
六四前夕動作多 美通過維族人權法又會見六四倖存者

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
17歲拿10元離家 爆留百億遺產
總統府澄清:蔡英文沒有乾兒子
世衛錄音外洩 證實陸延遲通報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