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協會支持《唐詩詩意畫》推廣中華傳統文化

王愷唐詩書法作品《回鄉偶書》。
王愷唐詩書法作品《回鄉偶書》。

▲王愷唐詩書法作品《回鄉偶書》。

中國美術協會理事長王愷昨(二)日為《唐詩詩意畫》欄目組傳來三幅授權作品,正式表示大力支持《唐詩詩意畫》欄目,共同推廣中華傳統文化。「中國美術協會」一九三一年成立於上海,由中國藝壇名家黃賓虹、王一亭、吳湖帆、張大千等十多位所創立,抗戰時遷往重慶,從事救國工作,後又加入徐悲鴻,傅抱石等人,一九四九遷臺後馬壽華為理事長,繼績促進社會美育工作。

王愷說,唐詩宋詞及其他古詩詞里的經典名句浩如星海,唐人絕句數量超過萬首,且佳作如林。賀知章、李白、王維、王昌齡、杜牧、李商隱的絕句都有很高的成就。唐詩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初唐的詩歌變革準備,盛唐的全面繁榮,中唐的二次繁榮和晚唐注重形式技巧而氣勢衰落四個階段。唐代詩歌體制多樣,宋以後的整個中國古典詩歌,都未超出它的範圍。

王愷介紹,唐朝建立之初,主要詩歌作者是唐太宗和他的廷臣,詩風主要受到南朝的影響,不同的是這些雄才大略的君臣有著開闊的胸懷,也寫出一些帶著雄渾剛健氣息的詩。「初唐四傑」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把詩的題材從宮廷轉向邊塞,轉向關山羈旅、傷懷贈別,表現慷慨情懷和壯大氣勢,開始擺脫南朝詩風影響。

盛唐,唐玄宗開元、天寶間,詩歌全面繁榮,名家大量出現。他們的作品精麗華美、雄健清新、韻律和諧,表現了時代共同的藝術特色。景雲(唐睿宗李旦的年號)中,張說、賀知章、張旭、王翰、王灣、張九齡、孟浩然、王維、王昌齡、祖詠、王之渙等先後登上詩壇。中國詩歌史上的一批巨星升起,出現了一個詩的輝煌時代。

中唐,這一時期,國家衰落,詩壇也不景氣。「安史之亂」後又繼之以「藩鎮割據」,戰爭連年不斷,民生凋敝。盛唐社會的昂揚精神風貌、充足的自信心消失了。盛唐詩歌的「氣來」、「情來」、「神來」的風神氣韻,也變而為清麗纖秀、淡雅幽遠,有時還帶一重淡淡的感傷。這就是被後人稱為「氣骨頓衰」的大曆詩風。劉長卿、韋應物、白居易、韓愈、孟郊、李賀、賈島、柳宗元、劉禹錫等都是中唐時期著名詩人。

晚唐,「元和中興」的希望落空之後,中唐那種改革的銳氣消失,唐詩又為之一變,傷時懷古、愛情主題、隱逸情調進入詩中。許多詩人轉向內心,走向自我。晚唐雖有過在文學史上產生重大影響的作者和作品,但總的來說,缺少盛、中唐的闊大氣魄與渾融境界。傑出詩人李商隱、杜牧在詩歌藝術上有獨特的貢獻。

王愷表示,唐詩對後世影響巨大,被奉為典範。後人的編選、箋注、品評、研究未曾間斷。唐詩、宋詞等古代詩歌以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和精湛的藝術手法蘊藏的美質,成為進行藝術鑑賞的寶庫。詩歌鑑賞不但能提高人們的文學審美情趣,且能培養人們的良好文化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