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國.東南亞.非洲設廠面臨高關稅! 台傳產面臨大挑戰

台北市 / 曹維升 蘇耘寬 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揮出對等關稅大刀,讓全球產業鏈繃緊神經,而台灣傳產業當然很難獨善其身,有專家點出,成衣、製鞋、自行車生產基地,移到東南亞國家後,要進口到美國,恐怕面臨動輒30%、40%起跳的關稅,如果在中國設廠關稅更高達145%;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建議,只能先蹲低點看看情勢變化。

腳踩單車一步一步往下踏,乘風前進跟自己和別人競速,台灣享有自行車王國美譽,還有明星傳產業遍布在世界各地,服裝製造商,服裝製造商說:「我拉完之後(布料)會不會回復。」這些MIT產業鏈締造出傲人成績,根據官方的產值統計,成衣業超過3400億元,自行車超過2000億元,製鞋業則超過25億元。

但如今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大刀一揮,台廠命脈受到挑戰,SB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說:「擔憂(關稅)是必然,東南亞為主,中國大陸當然就不用講,那個稅是最高的,(業者)目前在做的應該是,因應這90天的急單,目前都在付這個加班費。」

依產業來看,中國是我國自行車生產重要據點,如今美國對當地祭出145%超重關稅,就連非洲東南部的馬達加斯加,也有成衣台廠設點關稅達47%,而東南亞柬埔寨越南和寮國,關稅動輒40%起跳。

專家點出,不管是自創品牌或幫大廠代工,產業鏈無一倖免,還得同時緊盯關稅談判進度和市場信心,從川普公布對等關稅後,製鞋業中傑和來億,股價都趨於疲軟,成衣業的振大環球,興櫃價甚至幾乎砍半,到161.5元。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說:「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終端財貨需求市場,尋找其他的這種替代美國市場,大概是歐盟可能性相對比較高,但是整個規模方面,大概就比美國小很多。」謝金河也發文表示台廠壓力大,但這些傳產不可能搬到美國生產,加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越南、柬埔寨和馬來西亞,這三國如何選邊站也攸關未來關稅變化,業者目前恐怕只能蹲低點,靜觀其變的同時,也先準備好配套,隨時因應局勢脈動。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