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台灣極地研究中心正式加入北極大學聯盟 拓展國際影響力
中央大學台灣極地研究中心自2023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探究極區暖化和永續科學議題,為了深化國際合作,本月終於成功申請加入國際組織「北極大學聯盟」,中心主任倪春發表示,這將有助於突破學術外交瓶頸,讓國際更了解台灣在極地研究、氣候變遷上的努力與貢獻。
中央大學台灣極地研究中心主任倪春發表示,就他所知,台灣唯一一個極地研究中心就在中央大學,為了跟國際極地研究社群建立更緊密的合作橋梁,拓展台灣在極地科學、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議題的國際參與,台灣極地研究中心今年2月赴日本參加第一屆亞洲極地論壇時,就積極接洽國際組織「北極大學聯盟(University of the Arctic,簡稱UArctic)」,並提案申請加入,最終在6月8日的年度大會上,獲得會員三分之二以上的投票同意,成功加入北極大學聯盟。
倪春發指出,北極大學聯盟目前擁有超過200個成員,包含大學、研究機構等,他相信,加入北極大學聯盟將有助於突破學術外交瓶頸,為台灣創造更多國際合作空間,讓台灣在全球氣候變遷議題上發揮一定的影響力。他說:『(原音)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世界很快知道說,台灣也在做極地的研究,那台灣做了哪些極地的研究,以及在極地的環境議題上面、在教育上做了哪些,在原住民的議題上做了哪些,在海洋的議題上做了哪些等等,這個是我們當初最原始的一個想法,就是說透過這樣的平台,除了我們有合作以外,也希望我們的這些努力跟投入可以讓全世界知道。』
為什麼位在亞熱帶的台灣也必須積極投入極地研究呢?倪春發表示,極地研究圈有句名言說「在極地發生的事情,影響不會只留在極地。(What happens in the Arctic doesn't stay in the Arctic.)」因為地球上海洋連在一起,天空也連在一起,很多科學證據顯示,當極地受到重大衝擊時,影響一定會擴散到全球各個角落,因此,台灣如果有自己的研究團隊,能自行從極地蒐集觀測資訊,將極地劇烈變動的第一手消息帶回國內,將有助於我國及時因應氣候變遷。
倪春發也指出,由於原住民生活文化通常跟土地的連結較深,所以,原住民經常在第一線承受氣候變遷的衝擊,以往曾有布農族等原住民代表跟他反映相關問題,這也都是我國極地研究將持續關照的面向。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中央大學深太空輻射探測儀 創台灣科學酬載最遠飛行
地球燒燙燙!WMO:全球氣溫未來五年8成機率再破高溫紀錄
緬懷武俠電影宗師胡金銓 中央大學命名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