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情局秘密館藏 75週年開放博物館

冷戰時期,攜帶著相機的鴿子成為間諜搜集情資的好工具。(Photo on WikiCommons)
冷戰時期,攜帶著相機的鴿子成為間諜搜集情資的好工具。(Photo on WikiCommons)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綜合報導】冷戰的間諜裝備、還原凶殺案現場的模型,以及微型無人機模型,博物館秘密藏有精美文物,但卻謝絕訪客!美國中央情報局博物館成立75年以來,並不向大眾開放。該博物館館長拜爾表示,中央情報局透過文物讓情報員了解歷史,吸取經驗與教訓,才能在未來的情資工作上,做得更好。

機密館藏曝光

中央情報博物館於1947年成立,一直以來蒐集、保存大量的文物,目前至少有超過3千件文物,但因為涉及國家機密,民眾無法拜訪博物館,該博物館更只向大眾公開少部分的資訊。

然而,在該博物館成立75週年之日,開放了部分媒體採訪。根據《BBC》報導,本次展出約600件情資文物,包括冷戰間諜使用的道具,如菸盒裡的隱藏攝影機、投擲就會產生爆炸的酒杯或攜帶著相機的鴿子等。

中央情報局更展出近期重大事件的行動細節,如中央情報局策曾向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報告,狙殺蓋達組織首領賓拉登的細節,其中就有賓拉登房屋的等比例模型。拜爾指出,「3D模型能實際看到現場的地形狀況,幫助制定計畫」。

清描淡寫爭議事件

拜爾強調,「這個博物館不僅僅只是歷史文物博物館,主要功能是帶領中央情報員探索過往的歷史,從成功的學習經驗,從失敗的學習教訓,讓他們在未來做得更好」。

然而,中央情報局工作充滿爭議的部分,卻缺乏相關的物證或資訊,如1953年中情局涉嫌聯合軍情六處,推翻伊朗的民選政府;2001年911事件後,中情局更涉嫌如「水刑」等酷刑刑求嫌疑人,引發國際撻伐。對此,拜爾僅風情雲淡的說,「我們既不能確認,也不能否認」。

中央情報局官員表示,本次提供給媒體探訪的目的在於,與大眾分享一些已經解密的圖像,看大眾能否從中再解讀出更多的訊息,少部分的展品也會放在網路上提供大眾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