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補鹽分錯了?電解質平衡不成幼兒反中毒


【早安健康/陳建甫編譯】根據國健署熱傷害衛教專區資料,家中的嬰幼童屬於熱傷害的高風險族群,過去也有兒科醫師表示,三歲以下嬰幼童常在夏季出現俗稱「夏季熱」的小兒中暑,此時體溫飆高,而嬰幼童又不太會說話,家長很容易將病症誤判為感冒發燒。

其實夏季熱主要是因為嬰幼童的體溫調節能力較差,且排汗能力只有成人的一半,當衣服包太緊、氣溫太高都會使得體熱難散出,就會引起帶有發燒症狀的小兒中暑。嚴重時甚至會出現皮膚乾燥發紅且會出現口渴、頭暈想吐,甚至是下痢等症狀,讓脫水的情形更為嚴重。

嬰幼童中暑補鹽 易過量中毒

但是日本環境省也提醒,小兒中暑絕不應該任意補充鹽分,2015年日本岩手縣就有家未核可育幼院,在餵食中暑的一歲嬰兒混有食鹽的飲料後,該名嬰兒即因為血中鈉含量過高而中毒死亡的案例。根據日本中毒情報中心的公開資料,食鹽的推定致死量為體重的公斤數乘以0.5~5的公克數,而幼兒因為體重較低,若是靠在飲料中加鹽來平衡體內電解質,就有很高的風險會害幼兒中毒。

因此環境省也建議,若是發現家中幼童可能有中暑徵兆,就應該立刻替其補充水分並盡量待在陰涼處。

越接近地面越熱 外出時乘坐嬰兒車才能避免熱傷害

而日本環境省也表示,平日溫度超過32℃時,距離地面5到50公分處可能會熱達34~37℃,活動範圍較接近地面的嬰幼童也就比大人更容易來得中暑。因此當新聞提醒民眾氣溫過高時,更要避免家中嬰幼童外出,即便外出也要抱著或是乘坐能遮陽的嬰兒車,一旦父母自己都覺得熱了就要趕快進入陰涼處,才能保護家中寶貝不受到熱傷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