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 助力平衡歐洲對華貿易

旺報【記者陳政錄╱綜合報導】 中歐班列自「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以來,成為中國推動與歐洲促進經貿聯結的重點項目,累計開行超過5000列,在亞歐超過50座城市開通,美國杜克大學社會學系亞太研究中心教授、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學術委員高柏直言,中歐班列使中國地方政府成為進口歐洲貨物的主體,並大大改善歐洲對華貿易不平衡的問題。 中歐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等條件開行,往來於中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自2011年開通以來,中歐班列能夠從中國各地,到達歐洲12個國家的33座城市,運輸商品從初期的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到如今涵蓋服飾、汽車及配件、糧食、木材家具、機械設備等,貨物類別日益多元。 因此在日前一場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舉辦的會議上,高柏指出,中歐班列的價值,遠遠超出用經濟學方法的衡量。他說,中歐班列通過運輸出口產品和回程貨物,促進了歐洲解決對華貿易的不平衡,因為藉此才能調動歐洲人共同推動歐亞大陸經濟走廊,並發現過去靠海運無法解決的問題,和更有效率的手段。 高柏表示,如果沒有班列,相關的貿易、投資在中國與沿線國家推展時就沒有載體,實質意義相當重大,如中國鄭州市在全球廣設辦事處,除出口產品外,也是為了借助中歐班列蒐集回程貨物。他說,這能更有效率的協助沿線國家經濟利益共享、互利共贏。 《經濟參考報》報導也稱,中歐班列推進速度相當驚人,資料顯示,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原先中歐班列達到第1個1000列開通,耗時54個月,但第2、3、4個1000列就急遽加速,分別僅耗時8.5、5.5和4.5個月。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雷少華認為,中歐班列以及中國高鐵背後的意義不是速度有多,而是在為貨運釋放能量,因為推動中國物流企業迅速發展後,就能夠大大拉動內 需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