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揭牌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20日電)國立中正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螢光教室」今天揭牌啟用,除了培育原住民族發展所需人才之外,也希望能成為南台灣原住民族教學、研究、輔導中心。

中正大學副校長柳金章表示,目前校內共有10族、96名原住民學生,成立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將針對文化傳承、課業輔導、職涯探索、生活輔助等4個面向,提供多元的照顧與發展。

兼任原資中心主任的學務長鄭瑞隆表示,中正大學原資中心以「螢光教室」為名,是因台灣族群多元,個人的力量即使如螢火蟲光那麼微小,藉由不同族群文化的凝聚、整合,發揮專長,就可點亮台灣的未來。

兼任原資中心副主任的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長江寶釵表示,「螢光教室」的裝置藝術,以原木堆疊成一頭鹿及弓箭的意象,取材自鄒族神話。傳說古鄒族勇士不小心獵殺一頭聖獸白鹿,白鹿化為巨人,將勇士揉成皮,鄒族才有了揉皮術。

她說,所有的學習都要付出重大代價,就像鄒族勇士犧牲生命才獲得揉皮技術,同樣的,面對知識經濟競爭劇烈的全球化社會,校園的學習同樣必須付出,期望原資中心的成立,能帶領原住民學生在學習上躍起。

由於中正大學位處阿里山腳下,長期與鄒族部落互動密切,因此校方邀請鄒族巫師安金立長老使用鄒族傳統法器祈福,並有多名台文創應所培育的校友返校見證,同時由原住民學生準備馬告香腸、烤山豬肉、樹豆燉肉、原生豆飯、竹筒飯、炒山蔬等傳統風味餐慶祝。

為了慶祝原資中心成立,校方舉辦Logo設計競賽,由「puku╱曝穀」獲得首獎。獲獎作品以弓箭、4原色等簡單的線條與元素構成貓頭鷹,puku是鄒語,模擬貓頭鷹呼叫聲。

江寶釵表示,在鄒族神話裡,貓頭鷹是一種報喜鳥,設計者借用puku對應華語文的「曝穀」,指出豐收的意涵,期許校內原住民學生,在4大面向都能結出豐盛的果實,每一個人都成為睿智、報喜的貓頭鷹。10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