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轉型願景工作坊 與會者期待更多對話

中正紀念堂轉型願景工作坊 與會者期待更多對話

新頭殼newtalk

文化部中正紀念堂轉型之社會討論計畫」第二場願景工作坊,在世界人權日12月10日展開,共有23人參與審議討論。一天下來,多數反映因過去教育背景及對歷史了解不夠,彼此需要有更多對話才能相互了解包容。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剛在12月5日三讀通過,也成為今日討論焦點。

今天的參與者來自不同的年齡層、背景、居住區域,有高中生、大學生、一江山戰役協會、二二八受難者家屬等,有遠從金門飛來,也有附近的里長。

文化部表示,自今年初以來,基於「面對歷史、正視傷痛、尊重人權」,本於主管機關權責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的相關計畫。促轉條例通過後,賦予中正紀念堂轉型的法律依據,文化部持續推動社會討論,更有其必要性。

文化部說,台灣從威權時代走到今日的民主社會,希望透過多元討論形式,將中正紀念堂的詮釋權回到公民社會,一起思考從轉型正義看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打開轉型的想像及願景。

今日受邀講座有政治工作者林邑軒講述「分享面對歷史的幾種可能」,文史工作者凌宗魁闡述「使用空間/都市的幾種可能」,二二八事件受難者林界女兒林黎彩女士到場分享尋找父親死因的過程,現場播放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顧問陶士君先生採訪影片。

參與者針對講者的內容交換意見,討論如何撫慰歷史傷痕及具體的轉型方案。最後再由各組輪流分享說明小組的意見,彼此理解各組討論內容。

文化部表示,今天各組分享意見的重點包括:一、參與者彼此同理不同立場的生命經驗,不同角色各有不同複雜樣貌。二、參與者共同體認到對於歷史的了解不夠,這也是目前的教育,讓大家難以觸及真相,應開放有更多的歷史資料,才能更貼近事實真相。三、建議要有更多對話空間,例如,當時蓋中正紀念堂時,是由上而下的決定,現在談轉型正義時,希望由下而上,要有多元角色的討論,希望文化部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之社會討論計畫過程當中,所有內容都能被呈現。四、希望能照顧當地居民生活的需求,而不是只是意識型態之爭。

文化部指出,舉辦願景工作坊持續就中正紀念堂轉型正義的未來可能方向,進行討論與資料蒐集,工作坊的討論結果不必然達成共識,而且會包含不同意見的表達。今日工作坊的完整內容,已同步於網站的「出來講」(網址:http://___cks.moc.gov.tw/event/67148)以及「中正紀念堂轉型給問嗎」粉絲專頁直播,民眾也可到計畫網站鍵盤討論區表達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