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院:25%企業仍採遠距工作 職災責任歸屬難認定

疫情期間,不少企業擔心群聚感染,紛紛讓員工在家遠距上班,不過疫情後也有部分企業依舊實施遠距工作,甚至將遠距工作當成是招攬人才的福利。

中經院第三研究所助研究員陳馨蕙指出,「疫情後大概還是回到25%的企業實施,那我們可以看到疫情後有幾個改變,第一個就是員工可以申請遠距工作的企業家數比例是增加的,大概較疫情前增加了1倍,從2%到4%左右。」

中經院從2000多份調查問券中發現,不少遠距工作者認為遠距工作讓他們照顧家庭的時間變多,也省下通勤時間。

不過對於管理階層和非管理階層來說,對於工作效率和績效評估以及資訊安全保護,則有不同看法。

而遠距工作,除了視訊會議增加,線上打卡以及勞雇關係都出現變化。看似利多的遠距工作,過去在國外也曾發生職災事件,有員工在家中工作時跌倒,向公司申請保險理賠卻被拒絕。

有民眾認為,「理賠的部分就一樣,法規如果有規定的話才會比較保障吧。」、「當然他在工作期間發生這樣的事情,跟他來現場工作是一樣的時間的話,我就還是會賠。」

儘管,國內目前還沒出現,遠距工作者在家中發生職災事件,不過專家提醒,未來遠距工作,萬一發生職災,責任歸屬恐怕是一大問題。

人力資源公司副總經理陳曉華表示,「假設員工在家裡工作,或是他選擇一個地方工作,他發生了職災,那職災的認定責任,到底是在員工還是在雇主,這可能是未來產生的糾紛。」

專家和學者認為,透過合理績效評估和妥善社會規劃,才能確保遠距工作不會影響勞動權益和勞動關係,讓遠距工作成為新的工作型態。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里政及防疫繁重 議員提出1里1幹事
通膨加疫情 中經院下修經濟成長至3.56%
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數 2/27全球持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