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院長認證的「飲酒養生法」:祛寒喝白酒、散濕喝黃酒...該如何喝出免疫力?

什麼是藥酒

藥酒,顧名思義即是一種加入中藥的酒。藥酒又稱為配製酒,中醫學統稱為酒劑,古稱「醴」或「醪」,是一種具醫療、保健、強身功效的液態型藥品,有內服藥酒與外用藥酒之分,可廣泛的應用於內科、外科、婦科、傷科等某些病症。

藥酒的配方,是根據不同的病症,選擇合適的中藥,經過必要的加工,以白酒或黃酒為溶媒(溶解中藥成分的溶劑),浸泡出藥材的有效成分而製成;又或者是在釀酒過程中,再加入適宜的中藥釀製而成。而藥酒用酒作溶媒的目的,是藉著酒的辛溫行散和引經之性,並能有效的浸製出中草藥中的有效成分,使其發揮更大的效用,更有利於人體的吸收。

酒作為藥物而用於臨床來防治疾病,在中國醫學中以白酒及黃酒兩種最為常用。這兩種酒都是由糧食類或野生澱粉植物等原料經發酵釀製而成,均含有一定濃度的乙醇。而白酒多作為溶媒劑應用,黃酒則多作為藥引應用,兩者均有不同的性味和功效。

★白酒

白酒又名白乾、燒酒、汗酒、火酒等。味甘辛或辛香,性大熱,通行十二經。一般為白色澄清液體,氣味濃郁芳香,醇厚適口,不含雜質(無外來異味、無懸浮物、無混濁和沉澱現象)。主要由穀物、高粱、玉米、黍、馬鈴薯及野生澱粉植物等作原料。以酒麴作為糖化劑,經一定的時間發酵成熟醪,然後以蒸餾方式製成為蒸餾酒(即白酒)。在釀製酒時,古人非常講究水質,好的水質可以釀出優良的品種,故有「米者酒之內也,麴者酒之骨也,而水為酒之血」之行話。其成分有乙醇、高級醇、醛、酸、酯、揮發酸和不揮發酸等各種物質達五十餘種,其中含乙醇一般都40%以上,比重0.8 ~0.92。

白酒在我國主要分為六大香型,即:濃香、醬香、清香、鳳香、米香、複香。具有暢通血脈、強心提神、散瘀活血、祛風散寒、助氣漸胃、作引藥、助藥力等多種功效;若以酒作溶媒來炮製藥酒,可改變藥性,增強活血通絡、補溫機體等作用,並能迅速溶解出中藥裡多項有效成分,可見其應用頗為廣泛。

在台灣的白酒品種中,目前以古坑白酒、金門高粱、八八坑道高粱等最具盛名,於國際級的評酒大賽中履獲佳績。

★黃酒

黃酒又名米酒、清酒、甜酒、老酒和陳酒等。味甘緩、辛香,性溫和,入心、肝、胃經。色澤為澄黃或黃中帶紅之液體。氣味醇香特異、滋味清爽,不含雜質(無辛、辣、酸、色等異味,無混濁、沉澱等現象)。主要由糯米、黍米、黏黃米、麥等作原料,再加入適量的酒藥、紅麴與水分,使之糖化為漿,經漿中多種黴菌、酵母菌的共同作用,更發酵為熟醪,最後再壓榨成為黃酒。含醇量一般在12~20%之間,比重約0.98,並含有少量的糖分(麥芽糖、葡萄糖)和琥珀酸、醋酸、胺基酸、糊精、甘油、酯類、醛類及微量高級醇、維生素等,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黃酒具有行藥力、通血脈、厚腸胃、潤皮膚、散濕氣、和血益氣、扶肝除風、壯神禦寒等功能。若與寒涼藥同服,可緩其寒;與滯性藥同服,可助其走竄,加強紓筋活絡的功效;與補養品炮製藥酒時,可浸出藥物的有效成分和增強原有的補益作用。因此,黃酒的作用可說較為廣泛,適量飲用可促進人體健康,特別是對產婦及年老體弱者,可滋補健身。

在台灣釀造的黃酒中,目前以陳年紹興酒最有名氣,因為黃酒經久放後是越陳越香,自然有其價值和風味,價格當然就比一般紹興酒更加昂貴!

從炮製方法來看可分為釀製、浸製、滲漉三種

1. 釀製類藥酒:這類藥酒均採用傳統的發酵法釀製,以藥物加上米、麴經發酵而成,現在用此法製作的中成藥酒比較少見。這類的藥酒香甜味美,含醇度低,味道濃郁爽口,最適合體弱、婦女、老人等服用。古時候製造的藥酒多為此類,至今在臨床上仍有較高的價值。

2.浸製類藥酒:這類藥酒在我國民間應用十分廣泛,以浸製法炮製的「中成藥酒」也比較多。以浸製法炮製藥酒最為簡單,一般家庭都可自製,但所需的時間比較長,藥物中的有效成分不易完全浸出,含醇量亦較高,對人體的刺激性較大,因此限制了臨床上應用的範圍,有一定的副作用。

3.滲漉類藥酒:此類藥酒目前炮製較少,在性質上與浸製類藥酒基本相似,但用滲漉法炮製的藥酒,其有效成分較為齊全,且炮製時間較短。但其炮製工具難得,工藝複雜,限制了此類藥酒的發展。

責任編輯:呂宇真
核稿編輯:陳宛欣

更多良醫文章
胸痛、頭暈、冒冷汗...5種人注意心肌梗塞易上身!3個保命方法馬上記起來
甲狀腺、膽固醇、高血壓...第一名眼科醫師教你:從「眼睛」看出身體哪裡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