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軍人節暨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音樂會】國防部示範樂隊臥虎藏龍

記者李德威/專訪

國防部示範樂隊人才濟濟,有隊員擁有22年小鼓經驗;有的是從小學6年級便開始學習小號;甚至還有隊員進入樂隊後,從弦樂器轉換成管樂器。他們表示,唯有不斷辛勤練習,針對各樂器的演奏方式對症下藥,才可勝任樂隊任務。

在示範樂隊擔任打擊的張文郁中士表示,自16歲起便開始學習小鼓,至今已有22年的「鼓」齡,參加過無數次元旦升旗、國慶大典等國家重要慶典、活動。讓他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某次隨示範樂隊赴我國非洲友邦,參加慶典,並與地主國樂隊交流。看到當地民眾聽到樂曲時,歡欣鼓舞的模樣,深感「音樂就是最好的外交!」

擔任示範樂隊小號手的江岳中士,從小學6年級起,就開始學習小號,至今也參與過無數次的國家慶典。他說,吹奏小號除了要有細膩的技巧,還因應小號常在演奏會中從開始吹奏到結束,需要有強大的肺活量。此外,在一些重大國家慶典中,小號手更要擔任起「司號」角色,以迎接總統座車進場。他表示,能負責如此重要工作,儘管辛苦但卻也令人感到驕傲。

原本主修大提琴的何心惟下士,進入示範樂隊後因任務需要,從頭學習「中音薩克斯風」。她說,從弦樂器轉換管樂器,確實需要時間練習與調整。管樂與弦樂最大的不同,在於管樂器吹奏,需要有相當大的肺活量,為此她藉由大量的游泳訓練,提升肺活量;再加上以前在校時期的聲樂專長,習得技巧呼吸,總算克服了轉換樂器的撞牆期,繼續為樂隊奉獻心力。

國防部示範樂隊張文郁中士。(記者李德威攝)

國防部示範樂隊江岳中士。(記者李德威攝)

國防部示範樂隊何心惟下士。(記者李德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