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河局辦鱉溪與民共利 結合LASS數位科技治理

第九河川局經由數位與科技的本質,有效地提升了民主與參與的頻寬與流量。四日在九河局會議室辦理鱉溪與民共利協力會議,討論鱉溪與民共利與LASS數位科技治理的結合(見圖),拓展民間與公務系統相互見學、彼此共學的基礎。

會中,邀請到公民科技LASS社群,一起交流公私協力經驗模式,以數據串聯中央與地方機關,及民間NPO、NGO協力組織流域治理聯盟,共同關切大河小溪上與水相關的所有事務。讓民眾知道自然資源的狀況,同時也讓政府曉得當下各項資源數據的現況,進而持續關心環境的變動,在做“環境規劃”與“資源分配”時,能夠細心地讓自然資源搭配出更好的組合,把自然的價值展現出來。

水利署副總工程司張廣智表示,除了用數據搭起公部門之間的協力合作之外,科技數據的特性,讓在地學研機構的理念倡議,與當地民間組織的動員能量整合起來,一起解讀\"思源地圖\"所承載的各項資訊,讓\"群眾標記\"延續地方上專屬且到位的數據詮釋。

九河局長謝明昌表示,鱉溪流域管理平台自二0一九年成立至今已操作三年,透過本次會議進行經驗交流,並邀集共同關心河川的公部門、民間團體、NGO、NPO夥伴一同參與討論,汲取融合雙方經驗模式的優勢、長處,謀求共同合作,將河川治理公私協力模式再升級,共創公、私部門及民眾共利協力的願景。

謝局長進一步說出,數位不止一位,九河局這次邀請LASS(Location Aware Sensing System)「環境感測器網路系統」開源計畫的團隊,分享數位科技的工具與經驗,讓LASS的水綠地圖、思源地圖、群眾標記…等等的概念與作用,能夠大跨距地一股超越中央山脈的阻擋,讓東岸的溪流也能藉由公民科技的闡述,孕育出不可忽視的型態與生命力,並先以花蓮第九河川局轄管『鱉溪』為例,輔以資訊數據的協助,協力拓展民間與公務系統相互見學、彼此共學的基礎,進而期待能以科技培力到台灣東西兩岸流域,數位紮根到流域周邊的學校社區、民間NPO、NGO等協力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