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衣出口衰退!外銷生意越來越難做 業者轉型衣服再生
台灣二手衣出口業務面臨嚴峻挑戰!回收廠老闆吳基正坦言,近年來中國和東南亞崛起,出口二手衣的品質要求不斷提高,加上海運費上漲、人工和廠房成本增加等因素,經營日益困難。為尋求轉型之道,業者正努力將廢舊衣服再製成地板、木板或環保袋等產品。環境部也成立了紡織品資源循環聯盟,期望建立從設計到回收的完整循環體系。然而,民眾亂丟雜物的行為,卻讓舊衣回收箱失去美意,呼籲大眾發揮公德心,共同維護回收制度的正常運作!
從一大堆的衣服山中挑選出品質好的二手衣,經過人工反覆確認後,再依照男裝、女裝、童裝等類型進行分類。最後,這些經過篩選的二手衣會被打包成捆,在接到訂單時外銷到東南亞、非洲等國家。不過,近年來二手衣出口業務越來越難做。回收廠老闆吳基正表示,隨著中國和東南亞等地區的崛起,它們也開始出口二手衣,導致品質要求不斷提高。此外,海運費上漲、台灣的人工和廠房成本增加,以及收回衣物品質下降、垃圾處理費用上升等因素,都讓經營變得更加困難。
面對這些挑戰,業者正努力尋求轉型之道,設法降低成本。吳基正提到,他們正嘗試將廢舊衣服再生利用,例如將聚酯纖維衣服回收再製成地板、木板或環保袋等產品。對於無法進一步再利用的舊衣,業者也在思考如何實現纖維到纖維的循環利用。根據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的統計,去年台灣的舊衣回收量約為8.2萬公噸,其中3.5萬公噸用於外銷,2.8萬公噸作為擦拭布及填充料,1.4萬公噸則被當成固體再生燃料進行能源化利用。另外還有0.5萬公噸的舊衣無法處理,只能送往焚化廠。
為推動紡織品資源循環,環境部永續消費回收組副組長鍾昀泰表示,他們已成立了一個紡織品資源循環聯盟,希望能夠推動業者從設計、生產、製造、銷售到回收,建立一個完整的循環體系。特別是現在許多衣服都是混紡材質,回收難度較高,因此期望能開發新技術,提高混紡材質的回收效率。
另一個挑戰則是舊衣回收的管理。儘管各縣市都設有舊衣回收箱,但許多民眾卻將其當成家用垃圾桶,甚至有人直接翻找回收箱內的衣物。為此,新竹市和宜蘭縣已取消設置回收箱,民眾若有需求可自行聯繫社福團體。對此,北市環保局表示,他們會不定期在官網上公告回收箱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項目,並持續向民眾進行宣導。若舊衣回收箱衍生額外的亂象,就失去了原本的美意。因此,也呼籲民眾多發揮公德心,共同維護舊衣回收制度的正常運作。
更多 TVBS 報導
每年2.77噸球類遭丟棄!大學生創業團隊「收3000顆廢籃球」成手作商機
充完電可飛463公里!全美首架「純電動飛機」成功試飛
國內1產業昔利潤高「賣1貨櫃可賺2貨櫃」 現價格狂崩成賠錢貨
大學生斜槓賣毛孩衣 回收二手衣創造「綠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