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通物語.木都風情 慢漫走回「嘉」

二通物語.木都風情 慢漫走回「嘉」
二通物語.木都風情 慢漫走回「嘉」

【文.鄧慧純 圖.林旻萱】

「一府二鹿三艋舺」,描述清領時期台灣政經重心由南往中北部開墾的歷程,但你知道位處西部平原心臟地帶的嘉義,是比台南更早建起城柵,比高雄更早發展工業的城市嗎?

舊稱桃城、諸羅縣的嘉義市,其木柵城垣早在1704年就建起,是清領時期一府三縣中最早者,台灣府(今台南)的城池遲至1723年才修築。唯1906年梅山大地震,巨大的天災震毀了發展近300年的街道系統,日本人啟動市區改正計畫,劃出了棋盤式的街廓,當時的二通(今中正路),是本島人交易民生用品的集散地。

1912年,阿里山林業鐵道通車,1914年被譽為「東洋第一」的嘉義製材所完工啟用,匯集了來自歐美最先進的器械,形成完備的產業聚落,也成就了嘉義「木都」的美名。

一代傳一代的故事

發源於台北大稻埕的「島內散步」,2022年來到嘉義,以「環時好室」為品牌與據點,用散步認識家鄉,最先推出的就是二通的故事。

島內散步雲嘉南區域總監陳怡秀說起,在日治時期,大通(今中山路)是日本人活動的區域;二通則被稱為「本島人街」,顧名思義是在地人商賈貿易的街區,「人稱二通上面的店+家,從人出生到入棺材都有,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買到。」時至今日,還有許多傳統產業駐守,比如充滿草根味的山產行。

「山產行是像迪化街上的南北貨店,但是我們這邊稱為山產行。」陳怡秀解釋。中正路上的「益昌山產行」,老闆謝文祥再簡單扼要地說明,「從山上採來的貨品,都稱作山產,舉凡像木耳、蜂蜜、筍乾、香菇、愛玉籽和金針乾等都是。」僅與台北市士林區差不多大的嘉義市,因為林業鐵道的緣故,在日治時期是重要的陸路樞紐,南來北往的物資交易都在這邊。謝文祥指著對面的雜貨店說,當年那家店過年的時候,生意好到鐵門都拉不下來。而隔壁的店家,銀行派了一名會計到店裡幫忙,薪水由銀行支付,就希望店家把錢存在銀行,可以想見當年這條街是如何的摩肩接踵。

中正路上的其他商號也厲害得不遑多讓。「嘉義針車行」是已經傳五代的老店了。怎麼看它老?看門面上還留著四碼的番號(電話號碼),就知道是頗有年歲的老店。1944年創業,店內陳列的自家開發生產的東鄉牌縫衣機,是過去許多家庭縫縫補補的回憶,也是許多婦女的經濟來源。而從外觀看是洗鍊的洗石子建築,探到內部才發現是檜木老屋,檜木的樓梯和木刻的商標標誌,每個空間細節都藏著故事。

陳怡秀再引我們到隔壁的「賴信成香業」,第四代老闆賴隆毅站在店門口,客人進門先問要拜什麼?他說看要拜神明、祖先、好兄弟或是地基主,該準備的紙錢都不一樣,他攤開燒給好兄弟的經衣白錢,印上梳子、衣服等器物,他解釋這是好兄弟需要的日用品,而且紙跟紙錢怎麼區分,其中都有大學問。賴信成香業擁有自家的製香工廠,原料都是純正的中藥、檀香和沉香,所以燒香絕對不傷身。傳統拜拜用的香或現代的薰香,在這間近百年的老店都可以得到滿足。

這一代傳一代的故事,讓我想起那天在計程車上的對話。司機跟我們說,有乘客抱怨30年前在嘉義當兵,怎麼30年後再訪嘉義,街道店家都還是一模一樣。司機豪爽的回答客人:「換個角度想,那代表我們嘉義人都沒生到壞子孫,都有好好地把家業傳承下去呀!」

生活的風景

「嘉義是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城市」,離鄉五年、返鄉六個月的陳怡秀,喜歡這樣形容她的家鄉。當初就立下回家工作的志向,陳怡秀認為嘉義是可以舒服生活的城市,她也很是贊同地分享曾在書中讀到的,「如果說台北人的步行時速是90,這裡(嘉義)大概是20。」

以往嘉義最著名的IP大概就屬阿里山了,但近年來,這個不疾不徐的城市正慢慢嶄露風華,返鄉人陳怡秀最驚訝的是,「這是一個擁抱所有懷有理想的人的城市。」她發現許多年輕人回(來)到嘉義,創業生根,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實踐自己的夢想,「就像是一灘平靜的湖水,有了許多小石子丟進來,激起了許多的水花漣漪。」

從地方誌《本地:嘉義市》書中,讀到許多統計數字,也讓人出乎意外。嘉義市總面積僅60多平方公里,卻一天24小時都能吃到火雞肉飯,手搖飲料店密度居全台第一,咖啡廳密度是全台第二,便利商店密度全台第三,公園密度全台最高。提到的這些之最,比拚的不是科技、經濟實力,反而是一幕幕的生活現場。還有涼麵上面淋的是美乃滋,豆花要配豆漿才對味,嘉義人用自己的速度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生活主張。

尺度大小剛剛好的城市,可以觀光,可以生活,就如環時好室的位置鄰近中央噴水池圓環,外頭是繁華的車水馬龍,觀光人潮如織,但從巷子一轉進來,卻是如此靜僻的空間,能夠享受一下午的寧靜。

離開環時好室時,陳怡秀建議我們循二通再往東走,會遇見仍保有檜木結構的東市場,這邊是嘉義人的大廚房、大食堂。還有在地居民信仰中心城隍廟,她提醒不要忘記進到正殿,仰頭看看美麗的藻井,華麗不說,上頭裝飾的人偶,除了東方的彌勒佛、武將外,還藏著數個穿西裝、戴高帽、拄著拐杖的西方紳士和長有雙翼的神像,是出自溪底派大師王錦木之手。寺廟的志工還引導我們看牆上的日文和歌對聯,是日治後期皇民化運動時,為保有民間傳統信仰,地方仕紳希望和日本政府打好關係所做。

這充滿生活感的街道,食衣住行的日常,懷抱諸多故事的店家,果然散步是最能夠發現這座城市的趣味,是要用慢速才能體驗到的風景。

木都DNA

除了生活感的嘉義,嘉義的另一大特色是木業。根據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副教授陳正哲的調查,嘉義市目前至少留有6,000戶以上的木造房子,是全台木造房屋密度第一的城市。

回顧嘉義木業的歷史,1912年阿里山鐵道通車,各式各樣的物資與人力因之聚集、流動,促成了嘉義市的發展,陳正哲形容,「阿里山森林是一個母體,嘉義市好像是她生出來一個小孩,然後阿里山鐵道就像一條臍帶,她輸送養分,讓這個城市慢慢慢長大。」直到1963年,阿里山林木禁伐,木業停頓,致使這個曾經飛黃騰達的木業城市,沒落了。

2014年,陳正哲的團隊進駐嘉義舊監獄宿舍群,開始修復被閒置已久的木屋,同時也思考如何用修一間宿舍來復興一座城市,他提出了「木都2.0」的概念。從1912到1963,木業創造了嘉義市木都1.0的榮景;而全球淨零碳排的議題,木頭造屋的風潮再起,還有木業技術的創新改變;陳正哲解釋,以前樹木要生長數十年才能成材,現今利用疏伐的木頭膠合,就能拼成為一塊大料,供建築結構使用,這稱為「集成材」的木料,經過測試,強度比同尺寸的原木還要強,是振興木業的重要材料。

世界潮流與新興的技術讓「木都2.0」有了機會,希望復振曾經的木業繁華,讓木頭再次走進常民生活中;陳正哲提出「以修代租」方案,公部門將現有閒置舊監獄宿舍開放出來,引入民間小型資本投入木屋修繕,並由專業團隊提供修繕經驗;只要求進駐業者的業務要有一件事情與木業相關,讓木業相關的行業在此形成聚落。

陳正哲帶我們參觀「矯正塾1921」,此處是舊監獄宿舍區最先修復好的木屋。他們把增建的空間解開,形成綠帶與留白空間。內部空間則降低地板,抬升天花板,形成寬敞通透的起居空間,不必依文資條件修復,不用改回原樣,而是加入新技術,在空間中展示新舊木料如何交融,利用新技法強化建築安全,木屋的技法也可以摩登現代,木屋也能省能舒適,「這間是我們的樣品屋」,要讓大家重新體驗木屋的美好。

隔壁棟則由四間宿舍打通成為實驗木場,置入木業加工的機器,舉辦課程,作為人才培育的教室,因為市區有上千棟木屋等著要修繕,他說。

經過修繕、景觀整治的宿舍群,現今成為產業育成、周末市集、夜間散步的舒適空間,讓人們重新進到木屋生活,讓木頭再次回到嘉義人的生活中。

素顏風景,老屋卸妝

對於木產業有相關的策略推動,對市區的民居木屋,陳正哲則提出「老屋卸妝」計畫。想要讓木屋的議題在巷弄間激起漣漪,陳正哲提出從門面修繕開始,「我們先顧門面,因為門面是公共財。」把老屋許多原本被封掉的窗戶,被蓋上的鐵皮,亂七八糟的棚架陽台,用減法和打燈的方式,讓老屋重現原初的樣態,大家才發現當年的房子蓋得有多「水」(台語:漂亮),多典雅。

他提了數個地點讓我們去看看卸妝的成果。位在蘭井街上的「新陽春藥房」,與隔壁是連棟的兩層樓日式街屋,如今立面修復,重現的二樓圓窗、弧形陽台及雨淋板漆色等,引人遙想過往的輝煌歲月。80多歲的老闆已習慣許多訪客來探問,還打趣地跟我們說:「跟這間房子比,我還算是少年。」

位在中正路上的「大益糖果店」,是曾經被陳澄波畫入作品的建築,進到屋內跟老闆攀談,他不忘指著牆上翻拍的陳澄波畫作,說:「這一棟就是那一棟。」陳正哲則說:「那棟建築最精采的其實是它的山牆,可是過往被很醜的鐵皮包住。」陳正哲形容老屋卸妝就像在「開彩蛋」一樣,每一棟房子打開來都是驚喜。比如許多房子外表看來是洗石子,初判以為是磚造或水泥RC,結果打開來是整棟的木結構,陳正哲將此類歸類為「假面」,這被我們戲稱是「浮誇」的建築方式,更可想見,當年嘉義木屋曾有的黃金歲月。

甚至,修補房子也能修補家族關係,有些連棟的木屋屋主在上一代已經分家,兩戶明明是兄弟,可是已經不連絡了,因為房子是連在一起的,有許多共同的介面要處理,陳正哲反而成了溝通的橋梁,修復房子變成修復家族關係。

老屋卸妝的過程常引起周邊鄰居出來關心,議論起房子當年的樣態,讓大家看見了、討論起來,就是老屋未來的契機。

聽著這些慢慢被挖掘出來、關於木屋的故事,映照出台灣木業的發展史,下一回的嘉義小旅行,想必你的口袋路線已經規劃好了。